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嚴的意思、三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嚴的解釋

唐 代皇帝禦朝前搥鼓三次,以示警戒,并按照一、二、三鼓進行相應準備,謂之三嚴。 宋 高似孫 《緯略》卷七:“《唐續時令儀》曰:‘ 唐 制:日未明七刻,搥一鼓為一嚴,侍中奏開宮殿門及城門;未明五刻,搥二鼓為再嚴,侍中奏請中嚴,羣臣五品以上俱集朝堂;未明二刻,搥三鼓為三嚴,侍中、中書令以下俱詣西閣,奉迎鑾駕出宮詣太極殿。’《西都賦》曰:‘衛以嚴更之署。’注曰:‘嚴更督夜行鼓。’ 唐 制所謂嚴者,亦以鼓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嚴”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曆史背景和現代政治術語進行解釋:

一、古代含義(禮儀制度)

指唐代皇帝禦朝前的警戒儀式,通過三次擊鼓完成準備流程:

  1. 一嚴:擊第一鼓,開啟宮門城門(侍中奏請開殿門、城門);
  2. 二嚴:擊第二鼓,百官集于朝堂(五品以上官員集合待命);
  3. 三嚴:擊第三鼓,皇帝銮駕出宮(侍中等官員迎駕至太極殿)。

此制度出自《唐續時令儀》,主要用于規範朝會流程,體現古代禮儀的嚴謹性。


二、現代含義(政治要求)

由中國共産黨提出,特指對黨員幹部的三大行為準則:

  1. 嚴以修身
    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自覺抵制不良風氣;
  2. 嚴以用權
    堅持為民用權,按規則行使權力,杜絕特權與以權謀私;
  3. 嚴以律己
    心存敬畏、慎獨慎微,遵守黨紀國法,保持清廉作風。

該表述由***強調,與“三實”(謀事、創業、做人要實)共同構成黨員幹部的行為規範。


其他延伸含義

在安全生産等領域,“三嚴”也指: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該詞,更多細節可參考權威政治文獻或曆史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嚴

三嚴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由三丨和嚴組成。

三嚴的拆分部首是三和丨。

三嚴的筆畫分别是三丨(5畫)和嚴(7畫)。

三嚴一詞來源于《*********談治國理政》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文章中提到的“三嚴三實”要求,其中“三嚴”是指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

在繁體字中,三嚴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三嚴的寫法也和現在的寫法相似。

例如:過去的《康熙字典》中的寫法和現代寫法一樣。

三嚴的例句:

1. 領導幹部必須遵守紀律,三嚴五奉,嚴以律己,才能作出正确的決策。

2. 作為一名黨員,要自覺遵守三嚴要求,時刻保持清正廉潔的品行。

三嚴的組詞:

1. 三嚴教育:指通過教育培訓等方式,使幹部職工深入理解并自覺遵守三嚴要求。

2. 三嚴三實:指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實事求是、實幹實績、實話實說的要求。

三嚴的近義詞:嚴格、嚴肅、嚴明。

三嚴的反義詞:放松、放縱、寬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