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严的意思、三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严的解释

唐 代皇帝御朝前搥鼓三次,以示警戒,并按照一、二、三鼓进行相应准备,谓之三严。 宋 高似孙 《纬略》卷七:“《唐续时令仪》曰:‘ 唐 制:日未明七刻,搥一鼓为一严,侍中奏开宫殿门及城门;未明五刻,搥二鼓为再严,侍中奏请中严,羣臣五品以上俱集朝堂;未明二刻,搥三鼓为三严,侍中、中书令以下俱诣西阁,奉迎鑾驾出宫诣太极殿。’《西都赋》曰:‘卫以严更之署。’注曰:‘严更督夜行鼓。’ 唐 制所谓严者,亦以鼓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严”是现代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具体释义需结合语境分析:

  1. 政治语境中的核心内涵

    在党的建设领域,“三严”特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要求。该表述源自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对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指导,后被纳入《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理论基础。

  2. 教育领域的实践标准

    部分教育研究文献将“三严”延伸为“严肃教学态度、严谨治学方法、严格学术规范”,例如《中国教育学刊》曾刊文强调该标准在师德建设中的应用。

  3. 传统词汇的引申使用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将“三严”列为组合短语,释义为“严格、严密、严明三种态度的统称”,常用于形容制度执行或管理流程的周密性。该词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具有语言学权威性。

需注意,“三严”尚未作为固定词条被《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其使用多依托于专业领域或政策文件的语境传播。

网络扩展解释

“三严”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需结合历史背景和现代政治术语进行解释:

一、古代含义(礼仪制度)

指唐代皇帝御朝前的警戒仪式,通过三次击鼓完成准备流程:

  1. 一严:击第一鼓,开启宫门城门(侍中奏请开殿门、城门);
  2. 二严:击第二鼓,百官集于朝堂(五品以上官员集合待命);
  3. 三严:击第三鼓,皇帝銮驾出宫(侍中等官员迎驾至太极殿)。

此制度出自《唐续时令仪》,主要用于规范朝会流程,体现古代礼仪的严谨性。


二、现代含义(政治要求)

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特指对党员干部的三大行为准则:

  1. 严以修身
    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2. 严以用权
    坚持为民用权,按规则行使权力,杜绝特权与以权谋私;
  3. 严以律己
    心存敬畏、慎独慎微,遵守党纪国法,保持清廉作风。

该表述由***强调,与“三实”(谋事、创业、做人要实)共同构成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


其他延伸含义

在安全生产等领域,“三严”也指: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该词,更多细节可参考权威政治文献或历史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坳洼笆芒餔糒辞听翠莹莹忖量打伙到处點媂感印国宪黑凌鸿装猴王花葩画兴江绿大惊湃金水河镌磨开剥开导开云见日考论狂潮郎耶草连续报道零桂砾琇娄子麻斗美新甍栋末速目无尊长木植泥洹骈联屁雌寡淡皮货披毛求瑕辟若瞧科倾国倾城秦晋之盟蚯蚓瘴荣草三尺剑丧家狗沙洪生脸神境射乡士操使贤任能踢脚绊手通裁象形文字宵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