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誦心惟的意思、口誦心惟的詳細解釋
口誦心惟的解釋
見“ 口誦心維 ”。
詞語分解
- 口誦的解釋 讀出聲音來;朗讀口誦心惟一面讀着,一面想它的意義和道理
- 惟的解釋 惟 é 單,隻:惟獨。惟一。惟有。惟恐。惟命是從。惟我獨尊。 但是:雨雖止,惟路仍甚泥濘。 文言助詞,常用于句首:惟妙惟肖。惟二月既望。 想,思考:思惟(亦作“思維”)。惟度(?)(思量,揣度)。
網絡擴展解釋
“口誦心惟”是一個漢語成語,指讀書時不僅用口誦讀,還要用心思考,強調學習過程中朗讀與理解的結合。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誦:朗讀、誦讀;惟:思考、體悟。字面含義為“口中誦讀,心中思考”,體現學習時眼、口、心并用的方法。
2.出處與演變
- 最早見于唐代韓愈的《上襄陽于相公書》:“手披目視,口誦其言,心惟其義。”。
- 明代王守仁《傳習錄》中進一步強調:“諷誦之際,務令專心一志,口誦心惟。”。
3.用法與結構
- 語法: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常用于描述讀書治學的态度。
- 近義詞:口誦心維(語義相近,強調誦讀與思考的結合)。
4.應用示例
- 宋代陳亮在《送吳恭你知縣序》中舉例:“侪輩往往口誦心惟,吟哦上下,記憶不少休。”。
5.現代意義
- 該成語提倡深度學習,反對機械背誦,適用于教育場景中強調理解與記憶并重。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韓愈、王守仁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口誦心惟》的意思
《口誦心惟》是一個成語,意為用口傳誦,心中默想。它是由“口誦”和“心惟”兩個詞組成的,分别表示用口念誦和心中默想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口誦心惟》中的部首是“口”和“心”,分别表示口和心的意思。
《口誦心惟》中的筆畫共有13畫。
來源
《口誦心惟》的來源可追溯到《論語·為政篇》中的一句話:“口傳不如心惟。”這句話強調了用心默想的重要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常常有變化。《口誦心惟》的古體寫法是:口詗心唯。
繁體
《口誦心惟》的繁體寫法是:口誦心惟。
例句
他每天早晨默誦着《口誦心惟》,以激發自己的正能量。
相關詞彙
組詞:口述、誦讀、心靈、默想。
近義詞:口誦心想、口念心想。
反義詞:口說心忘、口念心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