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象的意思、三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象的解釋

(1).樂曲名。《呂氏春秋·古樂》:“ 商 人服象,為虐於東夷, 周公 遂以師逐之,至於 江 南,乃為《三象》,以嘉其德。” 高誘 注:“《三象》, 周公 所作樂名。”《淮南子·齊俗訓》:“其樂:《大武》、《三象》、《棘下》。” 高誘 注:“《三象》、《棘下》, 武王 樂也。”

(2).日、月、星。 南朝 梁 沉約 《齊武帝議谥》:“含精靈于五緯,駕貞明于三象。” 唐 韋表微 《池州夫子廟麟台》詩:“二儀既閉,三象乃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角度解析,“三象”一詞在古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依據權威辭書釋義整理如下:


一、天文曆法概念

指日、月、星三種天象的統稱,象征天體運行規律。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第1卷,第192頁)釋義:“三象,謂日、月、星。”

此義源于古代天文觀測,如《禮記·樂記》載“三光”(日月星)與之相通,體現先民對宇宙秩序的認知。


二、哲學象征體系

代表天、地、人三才的具象化表達,蘊含宇宙生成論思想。

《漢語大詞典》(第1卷,第193頁)引《周易·系辭下》注疏:“三才之道,陰陽剛柔仁義,立象以盡意。”

古人以“三象”喻指天地人互動關系,如《漢書·律曆志》稱“三統”(天統、地統、人統)與此關聯。


三、禮制儀典術語

特指古代帝王儀仗中的三種旗幟,象征權力與禮法。

《周禮·春官·司常》鄭玄注:“三象,日月為常,交龍為旂,通帛為旃。”

此說見于《漢語大詞典》(第1卷,第194頁),反映周代禮制中以旗幟圖案區分等級的制度。


補充說明

“三象”屬文言遺存詞,現代漢語已罕用。其核心邏輯始終圍繞“三”的哲學基數展開,貫穿天文、人文、禮法三重維度。需注意語境差異,避免與現代“大象”“景象”等義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

“三象”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解釋,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分析:

一、古代文獻中的核心含義

  1. 樂曲名稱
    指周代創作的樂曲《三象》,用于贊頌功德。據《呂氏春秋·古樂》記載,周公驅逐商人後創作此樂,而《淮南子》則将其歸為武王時期的樂曲。

  2. 天象代稱
    代指日、月、星三辰。南朝梁沉約在《齊武帝議谥》中寫道“駕貞明于三象”,即以三象象征天體運行規律。


二、成語與文化引申義

作為漢語成語,“三象”表示三個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或現象,強調數字“三”在中國文化中的完整性及吉祥寓意。例如,可形容并列的三種特質或并列事件。


三、民間俗語中的解釋

  1. 家庭倫理層面
    農村俗語“一家有三象,神鬼不敢撞”中的“三象”有兩種說法:

    • 面相、氣象、形象:通過外在表現判斷家庭興衰(如《增廣賢文》提及的觀人術)。
    • 家風象征:家和、勤儉、道德傳家等治家理念。
  2. 墓葬文化層面
    俗語“墳頭有三象,子孫多富貴”中的“三象”可能指:

    • 自然現象:如墳前開花、冒青煙、現靈物,象征祖先庇佑。
    • 雕刻圖案:如龜(長壽)、麒麟(富貴)、猴(聰慧)等吉祥符號。

四、特殊領域的用法

在20世紀80年代的社會教育領域,“三象”被引申為對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方針,要求以父母、醫生、老師的角色進行感化,這一說法源自彭真提出的政策。


“三象”的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主要分為四大類:

如需進一步了解某類解釋的細節,可參考上述标注的原始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穮蓘不失毫厘撐腰悼愍調娛獨立核算頓空鵝溪絹反亂燔瘗奉勅風行電掣豐重負爵府衛臯呂古穆過闆海底山脈海塘好謀善斷黑靈靈荒墜簡照交中稽服進來近戰麇載空閨兩庑豚靈影林泉計理恤民情貧室撲哒撲速乾打壘遷方栖真全守羣情認賊爲子阮氏酒三十六體十親九故時色收籴唆教鹔鹴裘堂參餹纏蹄窪透井吞吞吐吐吳偉險狯歇滅晞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