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日曬使露水蒸發。 漢 崔駰 《扇銘》:“有圓者扇,誕此秀儀;晞露散霾,拟日定規。”
(2).朝霞。 晉 陸雲 《歲暮賦》:“指晞露而怵心兮,衍死生於靡草。” 明 劉基 《蛱蝶行》:“軟芳晞露春鮮妍,上有蛺蝶飛翩翩。”
(3).謂沐受雨露滋潤。 南朝 梁 劉孝綽 《答張左西》詩:“仙掌方晞露,靈烏正轉風。”
“晞露”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根據古籍文獻記載,主要包含以下三層解釋:
日曬使露水蒸發
這是該詞最直接的字面義項,指陽光照射後露水逐漸蒸發的自然現象。例如漢代崔駰在《扇銘》中寫道“晞露散霾,拟日定規”,此處用晞露形容扇子驅散濕氣的功能。
朝霞
在文學語境中,“晞露”被引申為破曉時分的霞光。晉代陸雲《歲暮賦》中“指晞露而怵心兮”以及明代劉基的詩句“軟芳晞露春鮮妍”,均以晞露隱喻晨光或朝霞,賦予其詩意色彩。
沐受雨露滋潤
此義項強調植物或生命體接受自然恩澤的意象。南朝梁劉孝綽《答張左西》詩中“仙掌方晞露”一句,即通過“晞露”表達承蒙甘露滋養的意境。
補充說明:“晞”單獨有幹燥、破曉之意(如“晨露未晞”),而“露”既可指自然露水,也可象征潤澤。兩字組合後,通過不同語境衍生出多重文學化表達。建議結合具體古籍用例進一步理解其動态語義。
晞露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日和雨,分别表示太陽和水滴。晞露是指太陽升起後地面上的水汽凝結成露水的景象。
晞露的筆畫數分别是8畫和17畫。晞的部首是日,是表示太陽的象形字,由4畫構成。露的部首是雨,是表示雨的象形字,由13畫構成。
晞露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于《孟子·滕文公上》:“春秋之時,晞露既降。”在這段文字中,晞露形容的是春秋時期太陽升起後地面上的露水。後來,這個詞也被引申為形容朝陽升起後明亮清新的景象。
在繁體字中,晞露的書寫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晞露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古時候晞的寫法是“曦”,它是由日和尺組成,尺形狀類似陽光在地面上的輻射,表示太陽光芒。而露的寫法是“霧”加上“田”,表示水氣凝結成水滴。所以古代的晞露寫作“曦霧田”。
以下是幾個使用晞露的例句:
與晞露相關的詞語有:晨露、夜露、露水等。
晞露的近義詞為朝露,反義詞為霜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