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吏的意思、三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吏的解釋

(1).即三公。《左傳·成公二年》:“王使委於三吏。” 杜預 注:“三吏,三公也。三公者,天子之吏也。” 北齊 杜弼 《檄梁文》:“位此三吏,邑啟千社。”參見“ 三公 ”。

(2).指三卿。《逸周書·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執事之人,朝於大庭。” 孔晁 注:“三吏,三卿也。”

(3).指 唐 杜甫 的著名詩作《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文學史上與他的《新婚别》、《垂老别》、《無家别》合稱“三吏三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吏"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組反映安史之亂時期社會現實的樂府詩,具體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篇。該組詩通過基層官吏的視角,深刻展現戰亂中百姓疾苦與官府征兵的矛盾,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

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分析:

  1. 本義溯源

    "吏"在《說文解字》中解作"治人者也",特指基層官吏。杜甫選擇三類基層官吏(新安縣吏、石壕村吏、潼關守吏)作為叙事主體,形成"三吏"的文學意象,該名稱最早見于宋代郭知達編纂的《九家集注杜詩》。

  2. 曆史語境

    據清代仇兆鳌《杜詩詳注》考證,這組詩創作于乾元二年(759年)洛陽收複後,唐王朝為補充兵力實施強制征兵政策。三篇作品分别對應征丁、抓丁、築城三個場景,構成完整的社會剖面。

  3. 文學價值定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其"即事名篇,無複依傍",開創了新樂府詩體。其中《石壕吏》采用純客觀叙事手法,被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籤》稱為"實錄之祖"。

  4. 現代釋義拓展

    中華書局《杜甫集校注》指出,當代語境中"三吏"已成為指代現實主義批判精神的文學符號,常與反映社會問題的報告文學并提,體現文學作品幹預現實的社會功能。

網絡擴展解釋

“三吏”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古代官職别稱

  1. 指三公或三卿
    西周至春秋時期,“三吏”是對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或三卿(司徒、司馬、司空)的别稱。例如:

    • 《左傳·成公二年》記載“王使委于三吏”,杜預注“三吏,三公也”。
    • 《逸周書·大匡》提到“三吏”與“冢卿”并列,孔晁注解為“三卿”。
  2. 象征廉潔公正的官員
    戰國時期,秦國宰相李斯曾任命三位官員監督官場風氣:

    • 禦史:監察官員廉潔;
    • 大理:審判案件公正;
    • 尉:監督官員勤勉。

二、杜甫的詩歌作品

唐代詩人杜甫創作了組詩《三吏》,包括:

  1. 《新安吏》:反映征兵制度下百姓的苦難;
  2. 《石壕吏》:描寫戰亂中官吏強行征兵的殘酷;
  3. 《潼關吏》:諷刺軍事防禦的虛有其表。

這三首詩與《新婚别》《垂老别》《無家别》(合稱“三别”)共同構成“三吏三别”,以現實主義手法揭露安史之亂的社會動蕩,被譽為中國古代叙事詩的巅峰。


“三吏”既可指古代高層官職,也可特指杜甫的經典詩作。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北方人敝鬼鬓雪碧霞元君祠閉置博簺不饑不寒不結床榻搥胸跌腳黨邪醜正吊皮滴劑法守分許負俗隔絶讙亮歡擾火屑谏誨郏鄏急辭靜躁盡飾積水成淵舊雅劇曲睽合萊頓大學狼瘡流浪者六韬流心離尊隆耀厖然摩戛蔫菸鳥獸驽鉛瓢笠洴澼絖臍帶情塵輕裘緩帶人物肖像唼食石壑説價訟逮縮首卷舌天兵忝眷豚豚完免靰鞡現職希差西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