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瓢笠的意思、瓢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瓢笠的解釋

(1).和尚雲遊時隨身攜帶的瓢勺和鬥笠。 明 沉德符 《野獲編·釋道·僧慧秀》:“未幾, 吳 轉江右兵使出山, 慧秀 遂棄瓢笠稱山人,茹葷娶婦。”

(2).借指行蹤。 明 屠隆 《綵毫記·汾陽報恩》:“老爺曠代奇才,名聞荒裔。瓢笠到處,必有逢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瓢笠”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本義:僧人雲遊的隨身物品

指和尚雲遊時攜帶的瓢勺(舀水工具)和鬥笠(遮陽擋雨的帽子),是僧人簡樸生活的象征。例如明代文獻記載,僧人慧秀曾“棄瓢笠稱山人”,暗示其脫離僧侶身份。

二、引申義:行蹤或漂泊狀态

因僧人雲遊四方,“瓢笠”也被用來借指行蹤或漂泊的生活軌迹。如明代屠隆在《綵毫記》中寫道:“瓢笠到處,必有逢迎”,意指行蹤所至之處會受到接待。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瓢笠的意思

瓢笠是指一種用來遮擋陽光和雨水的帽子,形狀像瓢一樣,通常由竹篾、草等制成。它是農民在田間勞作時戴的一種傳統頭巾,可以有效地保護頭部免受外界的影響。

拆分部首和筆畫

瓢 (8畫) 笠 (6畫)

來源與繁體

瓢笠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瓢字原指一種瓢狀的器具,用來盛裝液體。而笠字為頭部用品的意思。後來,瓢和笠兩個字結合在一起,成為瓢笠,指指代一種農民常用的遮陽雨的頭巾。

在繁體字中,《瓢笠》的寫法沒有太大變化,仍然是「瓢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瓢笠的漢字寫法可能稍有不同。有些古籍中會寫成「瓢葉」或「瓢及」。但這些寫法已經逐漸被現代的「瓢笠」取代。

例句

1. 他戴着瓢笠,在太陽下辛勤勞作。

2. 在古代中國,瓢笠是農民們必不可少的裝備。

組詞

瓢壺、笠篠、丈瓢、竹笠、草笠、瓢泥

近義詞

草帽、竹帽、農帽

反義詞

空巢、光腦、光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