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觀名。在今 山東省 泰安市 泰山 極頂南面。始建于 宋 大中祥符 (公元1008-1016年)間。 清 姚鼐 《登泰山記》:“亭西有 岱祠 ,又有 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宮在 碧霞元君祠 東。”亦省作“ 碧霞祠 ”、“ 碧霞 ”。 清 葉廷琯 《吹網錄·泰山秦篆十字殘石》:“ 秦 李斯 篆書,在 泰山 頂 玉女池 上…… 明 嘉靖 間,移於 碧霞祠 東廡。” 郭沫若 《訪泰山雜詠·萬松亭遇雨》:“磴道千尋盡, 碧霞 鐵瓦紅。”
碧霞元君祠是道教全真派的重要聖地,主要供奉道教女神碧霞元君(俗稱“泰山奶奶”)。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除泰山主祠外,山東平陰少岱山等地也有碧霞元君祠(俗稱“老奶奶廟”),明清時期信仰擴展至全國,華北地區尤盛。
如需了解更詳細的曆史文獻或建築細節,可參考《岱史》《東嶽大生寶忏》等古籍,或查閱泰山文化遺産相關記錄。
《碧霞元君祠》是一個地名,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将對它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1. 意思:碧霞指的是一種美麗的藍色霞光,元君指的是地方神明,祠代表祭祀它們的場所。因此,《碧霞元君祠》可理解為供奉碧霞元君的祠廟。
2. 拆分部首和筆畫:碧(石字旁,5畫)+ 霞(雨字旁,9畫)+ 元(兒字旁,4畫)+ 君(口字旁,7畫)+ 祠(示字旁,9畫)。
3. 來源:《碧霞元君祠》可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祭祀文化,通常位于山嶽或名山之間,供人們祭拜山神、地神等神明。
4. 繁體:碧霞元君祠(繁體:碧霞元君祠)。
5. 古時候漢字寫法:碧霞元君祠(古時候的寫法:碧霞元君祠)。
6. 例句:在春季,人們常常前往碧霞元君祠祭拜,祈求好運和平安。
7. 組詞:碧瓦碧砂碧空霞光君子祠堂。
8. 近義詞:碧霞廟、碧霞神廟。
9. 反義詞:黑暗地、遺忘廢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