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人物肖像的意思、人物肖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人物肖像的解釋

[personal portrait;portraiture] 以單個人為主體的畫像或相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人物肖像指通過繪畫、攝影、雕塑等藝術手段對特定人物形象進行的視覺再現。其核心含義包含三個層面:一是強調客觀記錄性,要求準确捕捉人物外貌特征,如《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将其定義為"以繪畫、照相、雕塑等手法表現的人物形象";二是注重精神傳達,需體現人物性格或社會屬性,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指出"除形似外更追求神韻表達";三是具有法律屬性,我國《民法典》第1019條明确規定"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肖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020年頒布)。

從藝術發展史角度看,人物肖像承載着文化記憶功能。據故宮博物院《中國肖像畫史綱》記載,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已展現古代肖像畫"形神兼備"的審美标準。現代攝影技術普及後,人物肖像的創作主體由專業藝術家擴展至大衆群體,中國人民大學美學研究所相關研究指出,這種轉變使肖像成為"個體存在的社會化視覺符號"(《數字時代的肖像文化研究》,2023年)。

網絡擴展解釋

人物肖像的詳細解釋可從以下三個維度展開:

一、基本定義 指以單一人物為主體,通過繪畫、攝影、雕塑等藝術手段固定在物質載體(如畫布、相紙、數字媒介)上的視覺形象。核心要素包括:

  1. 主體唯一性:聚焦個體人物,區别于群體畫像或風景畫。
  2. 可識别性:需能辨認出特定自然人的外部特征,根據《民法典》定義,不僅限于面部,包含其他可識别身體特征(如獨特姿勢、紋身等)。

二、藝術與法律雙重屬性 • 藝術層面:通過造型手段再現人物形象,如達芬奇《蒙娜麗莎》通過光影技法塑造神秘感。 • 法律層面:受肖像權保護,未經許可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可識别性形象,包含AI生成的高度相似圖像。

三、曆史演變 自南北朝時期(公元420-589年)開始發展,早期多描繪貴族生活,後逐漸擴展至各階層人物刻畫。清代宮廷畫家郎世甯等将中西技法融合,推動肖像藝術發展。

注:完整法律條款建議參考《民法典》第1018-1023條,藝術史案例可查閱故宮博物院相關藏品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百尺杵百罹百獸擺站葆車寶泓駁複波浪鼓哺飼宸州鸱彜摧挫達旦丹脂頂擋反辭反戈相向紡手防水發乳飛鹽腐敝附尾诟恥勾乙海說神聊話盒子懷疴護練家閥加料矯矯不羣基礎劫掠踦履九成宮醴泉銘拘谫塊塊款局遴拔柳永麗文麥爾登呢面紅面緑糜捐檽棗跑腿兒瞥映啓閉塞窮陋鵲巢賦色叫贍禮燒當失落忐上忑下惕心童牧外秧兒危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