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潤筆的意思、潤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潤筆的解釋

[remuneration for a writer,painter or calligrapher] 請人作詩文書畫的酬勞

特地托人到上海去,出了一塊洋錢潤筆求來的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詳細解釋

《隋書·鄭譯傳》:“上令内史令 李德林 立作詔書, 高熲 戲謂 譯 曰:‘筆乾。’ 譯 答曰:‘出為方嶽,杖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 唐 宋 翰苑官草制除官公文,例奉潤筆物。後泛指付給作詩文書畫之人的報酬。 唐 殷文圭 《贻李南平》詩:“潤筆已曾經奏謝,更飛章句問 張華 。”《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爺少不得還有幾兩潤筆的銀子,一併送來。” 魯迅 《彷徨·幸福的家庭》:“投稿的地方,先定為《幸福月報》社,因為潤筆似乎比較的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潤筆”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詳細解析:

一、本義與起源 原指使用毛筆前的準備動作:将幹燥的筆頭浸泡水中使其柔軟,便于吸墨書寫。該動作能提升書寫流暢度,使筆迹更圓潤,故稱"潤筆"。

二、詞義演變 隋唐時期衍生出報酬含義,源自《隋書·鄭譯傳》典故:李德林拟诏書時以"筆幹"為由暗示需酬勞,皇帝笑稱"潤筆"後發放稿費。自此成為文人收取創作酬勞的雅稱,涵蓋文章、書畫等創作領域。

三、文化内涵

  1. 體現對知識勞動的尊重:古代士大夫恥言金錢,以"潤筆"婉轉表達報酬概念
  2. 暗含藝術價值認可:既指物質酬勞,也隱喻作品需經"潤色"提升藝術性
  3. 雅俗共賞的智慧:通過生活細節(泡筆)創造文化隱喻,展現漢語的含蓄表達特點

四、現代應用 仍保留雙重含義: • 書法實踐中指泡筆動作(專業書畫領域) • 廣義指代創作報酬,如收藏家支付名家字畫費用、企業邀約題字酬金等。部分正式場合沿用該雅稱,延續傳統文化意蘊。

網絡擴展解釋二

潤筆

潤筆是一個常見的詞彙,它的意思是為筆水墨加濕,使其更加流暢。潤筆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左邊是“水”字旁,表示和水相關,右邊是“㫃”字,表示音節。它的總筆畫數為17畫。

潤筆一詞來源于古代的文房四寶之一——毛筆。毛筆在書寫時需要将研磨後的墨汁水分加濕到筆尖,以使筆鋒更加流暢。因此,人們将這個過程稱為潤筆。

在繁體字中,潤筆的寫法為「潤筆」,添加了水的本字形「氵」在左邊,表示與水有關。

在古時候,潤筆的漢字寫法與今天大緻相同,隻是使用的字體形狀稍有不同。古代的潤字通常采用「溶」字的形狀,表示兩滴水滴入筆尖的樣子,而反之亦然。

以下是關于潤筆的一些例句:

1. 在書法練習時,你需要不斷潤筆,才能寫出美觀的字迹。

2. 他的書法水平非常高,每次潤筆後的字迹都非常流暢。

潤筆相關的組詞有:潤墨、潤紙、潤色。

潤筆的近義詞可以是:潤喉。

潤筆的反義詞可以是:幹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