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代根據 窦師綸 繪圖而織造的一種色彩绮麗的錦,以其繡有龍鳳等瑞物,故名。也叫 陵陽公 樣。 唐 張彥遠 《曆代名畫記·唐朝下》:“﹝ 陵陽公 竇師綸 ﹞凡創瑞錦宮綾,章彩奇麗, 蜀 人至今謂之 陵陽公 樣。” 唐 杜甫 《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花羅封蛺蝶,瑞錦送麒麟。” 宋 陸遊 《月上海棠》詞:“傷心處,獨展團窠瑞錦。” 朱孝臧 《漢宮春·真茹張氏園歌和榆生》詞:“新敕賜,一窠瑞錦, 昭陽 臨鏡猶慵。” ********* 《紅燭·秋色》詩:“啊!斑斓的秋樹啊! 陵陽公 祥的瑞錦。”
“瑞錦”是一個具有曆史和文化内涵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基本定義
瑞錦是唐代根據窦師綸設計的紋樣織造的一種彩色錦緞,因繡有龍鳳等象征祥瑞的圖案而得名,又稱“陵陽公樣”。其工藝以色彩绮麗、紋樣精美著稱,是古代絲綢藝術的代表之一。
曆史背景
唐代張彥遠《曆代名畫記》記載,窦師綸(陵陽公)首創瑞錦紋樣,蜀地工匠沿用其設計并稱其為“陵陽公樣”。宋代陸遊、近代聞一多等文人也曾在詩詞中提及瑞錦,體現其文化影響力。
象征意義
使用場景
常用于描述色彩鮮豔的衣物、藝術品或自然景觀(如晚霞),也可用于人名,寓意吉祥富貴、才華出衆。
文化傳承
瑞錦不僅是唐代絲綢技藝的見證,更成為傳統文化中“吉祥美學”的符號,至今在蜀錦等非遺工藝中仍有體現。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文獻記載或紋樣細節,可參考《曆代名畫記》等古籍(部分内容見、4)。
《瑞錦》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彙,它的意思是指華麗而充滿吉祥寓意的錦緞。瑞錦通常用于形容華美、高貴的裝飾品,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物或事物的出色和令人贊歎的特質。
《瑞錦》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玉和金。其中,“玉”部作為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與玉石相關的事物;而“金”部作為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與金屬相關的事物。
《瑞錦》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5畫。其中,“玉”部的筆畫數為5畫,“金”部的筆畫數為10畫。
《瑞錦》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紡織品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的手工藝品之一,瑞錦象征着興旺繁榮、吉慶美好的寓意。它常常被用來制作宮廷禦用的華麗錦緞。
在繁體字中,瑞錦的寫法為「瑞錦」。
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瑞錦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瑞”的古代字形為「瑞」,其中間由三個互相垂直的玉石形成,表達了與玉石有關的吉祥寓意。而“錦”的古代字形為「錦」,由“金”和“帛”兩個部分組成,表達了金屬與絲綢相結合的意思。
1. 這件瑞錦袍子是我從國外旅行帶回來的禮物,非常美麗而且稀有。
2. 這家餐廳的瑞錦裝修讓人感覺賓至如歸。
1. 瑞雪:指天降喜慶的雪,意味着吉祥、幸福。
2. 錦繡:形容美好、絢爛的景象,也可用來形容優美的筆墨。
3. 玉瑞:指與玉石相關的吉祥之物。
1. 錦緞:指用織物織成的五彩斑斓的華麗裝飾品。
2. 錦衣:指華麗的衣物,多用來描述侍衛、宮廷人員的服裝。
平布:指普通、樸素的布料,與錦緞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