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治民衆的八種方法。《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一曰親親,二曰敬故,三曰進賢,四曰使能,五曰保庸,六曰尊貴,七曰達吏,八曰禮賓。” 鄭玄 注:“統,所以合牽以等物也。”
“八統”是中國古代政治術語,源自《周禮·天官·大宰》,指統治者治理民衆的八種方法。具體内容如下:
親親
親近親屬,強調家族倫理對治理的輔助作用,通過維系血緣關系鞏固社會基礎。
敬故
尊重故舊,即禮遇有功之臣或舊友,體現對曆史貢獻的認可。
進賢
選拔賢能之士,注重人才任用,以提升治理效能。
使能
根據才能分配職責,強調人盡其才的用人原則。
保庸
保障平民利益,維護社會底層穩定,防止民生問題引發動蕩。
尊貴
尊重貴族階層,通過穩定上層結構來維持社會等級秩序。
達吏
疏通官吏晉升渠道,确保官僚體系的有效運轉。
禮賓
以禮待賓客,尤指對外交關系的重視,體現懷柔遠人的策略。
補充說明
八統體現了周代“德治”與“禮治”結合的思想,既有倫理教化,也有制度規範。其核心是通過多維度關系協調(如家族、人才、外交等)實現社會整體穩定。這一概念對後世儒家政治理論影響深遠。
《八統》是指關于八個統一、連貫、統籌的概念。它強調整體性和協調性,常用于描述事物發展、管理、控制等方面。
《八統》的部首是“八”字旁,它屬于八字部首,表示與數字八相關的概念。它的總筆畫數為12。
《八統》來源于漢字文化,是由古代漢字演變而來。它包含了古代的思想和觀念,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八統》的繁體字形狀與簡體字相似,隻是筆畫的結構稍有差異。
在古代,寫《八統》時,可能采用了不同的字體和書寫方式。由于時代的變遷,古代漢字的書法風格與現代有所不同,您可以通過研究古代文獻和碑刻等資料了解更多相關内容。
1. 這個計劃的實施需要八個統一,才能取得成功。 2. 在管理公司時,要注意八個統的平衡與協調。
組詞:統一、統籌、統制、統觀、統計、統率。
近義詞:統一、協調、整體、一緻。
反義詞:分散、分割、分裂、不協調。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提問!【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