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箕皓的意思、箕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箕皓的解釋

箕子 與“四皓”的并稱。 箕子 , 殷 時賢人;“四皓”, 秦 漢 時隱于 商山 之 東園公 、 甪裡先生 、 绮裡季 、 夏黃公 四位賢人。《晉書·王獻之傳》:“故太傅臣 安 少振玄風,道譽洋溢,弱冠遐栖,則契齊 箕 皓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箕皓”是“箕子”與“四皓”的并稱,指兩位不同曆史時期的賢人群體。以下是詳細解釋:

  1. 箕子
    箕子是商朝末期的賢臣,曾因勸谏纣王無果而裝瘋避禍。商朝滅亡後,他遠走朝鮮,被後世視為賢者典範,其思想對周代禮制有一定影響。

  2. 四皓
    指秦漢時期隱居商山的四位隱士:東園公、甪裡先生、绮裡季、夏黃公。他們因拒絕出仕亂世、堅守氣節而聞名,漢初曾輔佐太子劉盈穩固地位。

  3. 合并意義
    “箕皓”合稱,常用于比喻賢德之士或高潔隱者。例如《晉書·王獻之傳》提到東晉名臣謝安“弱冠遐栖,則契齊箕皓”,即以箕皓類比其早年隱居時的風骨。

補充說明
該詞屬曆史典故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于文言文或學術讨論中。其核心内涵是通過兩位不同時代的賢者,強調對道德操守和隱逸精神的推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箕皓

箕皓是一個古代漢字詞彙,由“箕”和“皓”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箕”字,它的部首是竹,總共有10個筆畫;“皓”字,它的部首是白,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箕皓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尚書·周書·箕伯》中,箕伯在周朝時被封為伯爵,其子孫後來就以箕作為姓氏,而箕皓則是指箕氏的後裔。

繁體

在繁體字中,“箕”和“皓”的形狀與簡體字相似,沒有太大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字彙》的記載,古時候的“箕”字是用四根象征箕帚的直線表示,而“皓”字是由“白”字加上加點的形狀表示。

例句

1. 他的祖先是箕皓後裔。

2. 箕皓家族有悠久的曆史。

組詞

箕帚、箕山、箕座、皓齒、皓首等。

近義詞

無。

反義詞

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