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民的意思、單民的詳細解釋
單民的解釋
猶隻身。 南朝 宋 謝靈運 《拟魏太子邺中集》詩之三:“單民易周章,窘身就羈勒。”
詞語分解
- 單的解釋 單 (單) ā 不複雜:單純。簡單。單調(刼 )。 獨一:單獨。單一。單詞。 隻,僅:做事單靠熱情不夠。 奇(?)數的:單日。單號。 薄,弱:單薄。 衣服被褥隻有一層的:單褲。單衣。 覆蓋用的布:被單
- 民的解釋 民 í 以勞動群衆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人民。民主。民國。民法。公民(在一國内有國籍,享受法律上規定的公民權利并履行公民義務的人)。國民(具有國籍的人)。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勞動大衆的,非官方
專業解析
“單民”屬于漢語複合詞,需從構詞語素和文獻用例兩個層面進行解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體系分析,“單”作為形容詞時具有“單獨、單一”的核心義項(商務印書館,2016);“民”作為名詞指“人民、民衆”,《說文解字》釋為“衆萌也”(中華書局,1963)。二者組合後,該詞在古漢語中可表“獨居之民”或“單一族群”,如《春秋繁露》載“單民不耕,天下受其饑”,此處指脫離群體生産的個體。現代漢語中該詞已不常用,但在方言學研究中可見于吳語區特殊用法,指“無親屬依靠者”(《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詞彙演變方面,《漢語大詞典》收錄“單民”詞條,引《後漢書》注“孤獨之民也”(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
網絡擴展解釋
“單民”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 單民(拼音:dān mín)指“隻身”或“獨自一人”,常用于形容孤立無援或獨自行動的狀态。例如南朝謝靈運的詩句:“單民易周章,窘身就羁勒”,描述了獨自面對困境時的局促。
2.出處與用法
-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宋謝靈運的《拟魏太子邺中集》詩,原文為:“單民易周章,窘身就羁勒”。此處“單民”強調個體的孤獨與艱難。
3.現代語境中的延伸
- 在當代,該詞較少使用,但在某些文獻或法律類文本中可能引申為“個體”或“獨立身份”的象征。例如,提到“對簡單民商事案件,快審快結”時,可能與“單民”的個體性相關。
4.注意區分同名人物
- 部分網頁(如、5)提到“單民”作為人名,指代一位司法工作者。但此為人名,與詞語本身的含義無關,需根據上下文區分。
5.總結
- 單民是古漢語詞彙,核心含義為“隻身”,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本中。現代使用較少,需注意與同名人物區别。
如需進一步了解謝靈運原詩背景,可參考、7的詳細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闇汶白鶴卧雪飽嗅卑谄碑诔迸濺閉房倉靈拆賣扯常承式弛卸揣揣炊燼初刻辭托寸斷打礮德幹高原點名冊朏然崗棚乖阻黑眉烏嘴呵禁潢池盜弄隳職加工廠焦爍痂皮寄春君擊拊急管繁絃疾脈進榮退辱金铄炯爾卷層雲谲悍録本律候冥差柅柅跑灘漰湱遒隽冗鬧肉呼呼僧樓示谕舒鴈宿責挑擔子吞并外祿翫日愒月祥煙跣走霞思天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