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衽金革的意思、衽金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衽金革的解釋

以兵器、甲胄為卧席。形容時刻保持警惕,隨時準備迎敵。《禮記·中庸》:“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 孔穎達 疏:“衽,卧席也;金革,謂軍戎器械也……以甲鎧為席,寝宿於中。” 明 陸采 《懷香記·受诏安邊》:“念衰齡出鎮西陲,衽金革身罹驚恐。”一說,猶言披堅執銳。 清 王夫之 《四書稗疏·中庸·衽金革》:“衽金革,言以金革為襟。葢謂甲爾,披堅則執鋭,執鋭則緻死,戰士之服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衽金革”是一個源自《禮記·中庸》的成語,主要有兩種解釋,但核心均與軍事相關:

  1. 基本含義
    字面指“以兵器甲胄為卧席”,形容戰士時刻保持警惕、隨時準備迎敵的狀态。例如《禮記·中庸》提到:“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 孔穎達疏注進一步解釋:“衽,卧席也;金革,謂軍戎器械……以甲鎧為席,寝宿於中。”

  2. 延伸解讀
    清代學者王夫之提出另一種觀點,認為“衽金革”可理解為“披堅執銳”,即穿戴铠甲、手持兵器,象征戰士的勇猛()。例如明代陸采《懷香記》中“衽金革身罹驚恐”即用此意。


注意:該詞本義與“貧寒樸素”無關,的解釋可能存在偏差,需以經典文獻和主流考據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衽金革》的意思:

《衽金革》是指一種用衣服、金銀、皮革等財物來賄賂他人的行為,也可以泛指賄賂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衽金革》的拆分部首是“衤”(衣服的衤)。

《衽金革》的總筆畫數為14畫。

來源:

《衽金革》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漢書·刑法志》,指的是賄賂行為。

繁體:

《衽金革》的繁體字為「衽金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字形書寫較為繁複。由于《衽金革》屬于古漢字,其古時候的寫法為「衣七井土革」。

例句:

他為了得到合同的籤署,不惜采取了《衽金革》的手段。

組詞:

衽衣、金銀、革命、賄賂。

近義詞:

行賄、行賄犯罪。

反義詞:

廉潔、清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