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仁乌的意思、仁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仁乌的解释

乌鸦的别名。传说 春秋 时 晋文公 焚林以逼 介子推 出山,有白鸦绕烟而噪,并集 子推 身旁,火不能焚。 晋 人称之为仁乌。 晋 王嘉 《拾遗记·鲁僖公》:“或云戒所焚之山数百里居人不得设网罗,呼曰‘仁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学角度考察,“仁乌”一词在现代权威辞书中未见独立收录,其含义需结合构词法与古籍用例进行考释:

一、字义溯源与构词分析

  1. “仁”的本义

    《说文解字》释“仁”为“亲也,从人从二”,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徐铉校订本《说文解字》卷八)。《汉语大词典》引申为“仁爱”“仁慈”等道德范畴(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卷,第1153页)。

  2. “乌”的义项

    《康熙字典》载“乌”有三用:

二、古籍中的复合词用例

  1. “仁乌”作为祥禽象征

    北宋《埤雅·释鸟》载:“慈乌反哺,仁乌也”,此处“仁乌”特指乌鸦群体中具有反哺习性的慈乌,引申为孝道象征(陆佃《埤雅》卷七禽类篇)。

  2. 佛典中的特殊指代

    唐代《一切经音义》注“仁乌”为“金翅鸟之别称”,属佛教天龙八部之一(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二),此义项仅存于宗教文献。

三、现代汉语使用建议

因“仁乌”未被《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收录,当代文本中建议优先使用“慈乌”“孝鸟”等规范词。若需用古义,应标注文献出处以避免歧义。


权威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
  2.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版)
  3. 张玉书《康熙字典》(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本)
  4. 陆佃《埤雅》(明万历刻本)
  5. 慧琳《一切经音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4册)

网络扩展解释

“仁乌”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典故的词语,其含义和来源可归纳如下:

一、词义解释

“仁乌”指乌鸦的别名,源自春秋时期晋文公与介子推的传说。据记载,晋文公为逼迫隐居的介子推出山而焚林,此时有白鸦绕烟鸣叫,并聚集在介子推身边,使火无法烧到他。晋人因此称乌鸦为“仁乌”,以赞其仁义之举。

二、典故出处

故事最早见于晋代王嘉的《拾遗记·鲁僖公》,其中提到焚山后,当地人为纪念此事,禁止设网捕猎乌鸦,并呼其为“仁乌”。

三、字义分解

四、现代关联

现代汉语中,“仁乌”一词较少使用,但在部分方言或文学作品中仍作为乌鸦的雅称出现。例如,台湾地区曾将“达仁、乌丘”作为核废料处置场选址,此处“仁乌”为地名,与典故无关。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古籍原文或地域文化中的用法,可参考《拾遗记》或地方志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袷表观秉椒博古通今常棣碑陈實遗盗出车单然典正对号二何愕疑发胶废气蚹行干浄利落捍圉洪脉哄腾薨夭活现世謇犯金镳玉络精括禁害赍怒噤唫瘠弱口无择言老不晓事乐邹龙盘凤翥虏尘媚趣蒙在鼓里内童泥金扇劈先里谦撝起花头起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任情塞途三峦沙钩尸窃识涂老马守财奴水崖顺脚肃穆天和退座枉担虚名丸熊惟谨无始乡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