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的意思、碧山的詳細解釋
碧山的解釋
(1).青山。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詩之十:“掩映金淵側,遊豫碧山隅。” 唐 杜牧 《鹭鸶》詩:“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南唐 馮延巳 《酒泉子》詞:“芳草長川,柳映危橋橋下路,歸鴻飛,行人去,碧山邊。”
(2).山名。在今 湖北省 安陸市 境。 唐 李白 《山中問答》詩:“問餘何意栖 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閑。”《清道光重修安陸縣志》卷五:“ 白兆山 ,一名 碧山 ,治西三十裡,高二百丈許…… 李太白 讀書其下。”
詞語分解
- 碧的解釋 碧 ì 青綠色的玉石:碧玉。 青綠色:碧綠。金碧輝煌。碧空。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 山的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沖突或戰争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網絡擴展解釋
“碧山”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詞義
-
字面含義
“碧”指青綠色玉石,引申為青綠色;“山”指地面隆起的土石部分。組合後本義為青綠色的山巒,常見于古詩詞中形容自然景觀。如杜牧《鹭鸶》“驚飛遠映碧山去”()即描繪青山景象。
-
引申意象
“碧山”常被賦予超脫塵世的意境,如李白《山中問答》“問餘何意栖碧山”中,“碧山”象征隱逸閑適的精神境界()。
二、地理指向
-
湖北安陸山名
曆史文獻明确記載“碧山”為山名,在今湖北省安陸市境内。唐代詩人李白曾在此隱居讀書,現存白兆山(别名碧山)與其相關遺迹()。
-
其他地域關聯
- 安徽黟縣村落:現代語境中,“碧山”亦指安徽黟縣的古村落,以徽派建築和文藝氛圍著稱()。
- 争議說法:個别資料稱“碧山”指峨眉山,但此說法未見于主流文獻()。
三、文化延伸
- 姓名寓意
作為人名時,“碧山”融合“碧”的純淨與“山”的穩重,象征品格高潔、堅毅可靠()。
- 文學符號
南朝江淹、南唐馮延巳等均以“碧山”入詩,使其成為古典文學中“自然”與“隱逸”的典型意象()。
“碧山”的核心含義是青翠山巒,兼具湖北安陸山名的特指性,并在文學與命名文化中衍生出豐富意涵。如需深入考據,可查閱《安陸縣志》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碧山》這個詞是指一座呈碧綠色的山,下面将為您詳細介紹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碧山拆分的部首是石(石頭),它的筆畫數是10畫。
來源:
《碧山》一詞中,“碧”指的是綠色,“山”指的是自然的起伏地形。因此,“碧山”一詞用來形容山體看起來呈碧綠色。
繁體:
《碧山》的繁體字為「璧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碧山」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整體含義仍然一緻。古代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體和差異。
例句:
1. 我們遠眺,眼前一座碧山如畫。
2. 在清晨的陽光下,碧山顯得更加美麗。
組詞:
與「碧山」相關的一些組詞有:碧綠、山巒、山水。
近義詞:
一些近義詞可以用來替代「碧山」,例如:翠山、青山。
反義詞:
與「碧山」相反的詞彙主要是指顔色的不同,例如:赤山、黃山。
希望以上關于「碧山」的解釋能夠幫到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