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體問的意思、體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體問的解釋

探問。 宋 歐陽修 《再舉米光濬狀》:“臣昨往 岢嵐 ,親見 光濬 絶無病狀,體問得去年偶因飲酒,暫曾不安。” 元 鄭廷玉 《後庭花》第二折:“我向前體問俺渾家去。”《醒世姻緣傳》第八回:“卻説 晁住 到了京,各處體問,尋到傍晚止,尋見 胡旦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體問”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或近代文學語境中,其核心含義為探問,即通過言語或行動進行詳細詢問或探查。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 拼音:tǐ wèn
    • 注音:ㄊㄧˇ ㄨㄣˋ
    • 含義:指通過言語或行動進行探問、查問,常用于古代文學作品中,強調對事件或情況的深入詢問。
  2. 用法與示例

    • 元代戲曲:
      元·鄭廷玉《後庭花》中唱詞:“我向前體問俺渾家去。” 此處的“體問”指向妻子詳細詢問。
    • 明代作品:
      明·朱權《荊钗記》提到:“體問虛實”,即探查事情的真實情況。
    • 宋代文獻:
      宋·歐陽修在奏折中寫道:“體問得去年偶因飲酒,暫曾不安。” 指通過查問得知某人因飲酒緻病。
  3. 現代語境中的延伸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部分方言或仿古語境中仍可表達“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或“針對細節進行探究”的意味。

  4. 相關辨析

    • “體”在詞中強調“親身、具體”的意味,“問”則為“詢問”,合指帶有目的性的深入探查。
    • 需注意與“提問”“審問”等詞區分:“體問”更偏重探查過程,而非單純提出問題或審訊。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後庭花》《荊钗記》等古典作品,或查閱《漢典》《查字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體問

體問是一個古漢語詞語,是由"體"和"問"兩個字組成的。其中,"體"是表示身體的意思,"問"則是表示詢問或質疑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體"字的部首是"亻"(人),由七畫組成。
"問"字的部首是"門"(門),由八畫組成。

來源:
"體問"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人間世》一章中:“眇能視,聾能聽,密不可逾,淵不可測,而志意萦回乎其間者,此亦一體問也。”這裡以"體問"來表達人們對世界的深入思考與質疑。

繁體:
在繁體字中,"體"字用"體"來表示,"問"字用"問"來表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體"字像一個小人,上面有兩個點表示頭部,下面的橫線表示身體,也可以用巴字作為口表示呼吸。而"問"字像一個人正面中間分開,兩邊的一橫和兩個豎線表示嘴巴、眼睛和鼻子。

例句:
他通過對問題的反複體問,最終找到了解決方法。

組詞:
提問、追問、反問

近義詞:
質疑、懷疑、追問

反義詞:
相信、答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