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傳 商高宗 武丁 欲求賢輔,夢得 傅說 ,遂使百官據所夢形象求諸天下,于 傅岩 得之。見《書·說命上》。後用為聖主求賢心切的典實。 宋 蘇轼 《賀青州陳龍圖啟》:“ 漢 恩予告,暫優三最之勤; 商 夢懷人,方徯巨川之濟。”
“商夢懷人”是一個源自商朝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與古代君主求賢若渴的故事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成語指商高宗武丁通過夢境尋得賢臣傅說的典故,後引申為聖明君主渴望賢才的象征。拼音為shāng mèng huái rén,注音為ㄕㄤ ㄇㄥˋ ㄏㄨㄞˊ ㄖㄣˊ。
曆史背景
商朝第23任君主武丁繼位後,因缺乏賢臣輔佐,夢見聖人傅說,便命人按夢中形象尋找,最終在傅岩(今山西平陸)發現正在築牆的傅說,後拜為相。
文獻記載
故事最早見于《尚書·說命上》,宋代蘇轼在《賀青州陳龍圖啟》中引用:“商夢懷人,方徯巨川之濟”。
主要依據《尚書》及漢典、宋代文獻等記載,低權威性網頁(如、2)内容與高權威來源一緻,可作輔助參考。
《商夢懷人》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懷念商代的人物和事物。商代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朝代,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支重要來源。成語中的“夢”表示懷念,讓人們回想起商代的輝煌和傳統文化。
《商夢懷人》可拆分為“纟、口、心、人”,其中“纟”表示絲織品,表示商代出産的商品;“口”表示商代的商業活動,商人;“心”表示懷念;“人”表示人物、人類。筆畫總數為16畫。
《商夢懷人》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清代的《康熙字典》,是後來人們根據文字内容和筆畫來定義成語的含義。
繁體字對應《商夢懷人》為「商夢懷人」。
古時候漢字寫作「商夢懷人」,字形和繁體類似,仍保留着原始的意義和形态。
他時常提起《商夢懷人》,感歎商代的輝煌文明。
夢寐以求、念念不忘、思慕、追憶、向往商代。
懷舊、懷古、憶往昔。
不思念、不關心、無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