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全部披甲的士兵。《史記·衛将軍骠騎列傳》:“轉戰六日,過 焉支山 ,千有餘裡,合短兵,殺 折蘭王 ,斬 廬胡王 ,誅全甲。” 張守節 正義:“全甲,謂具足不失落也。”《漢書·霍去病傳》:“﹝ 霍去病 ﹞殺 折蘭王 ,斬 盧侯王 ,鋭悍者誅,全甲獲丑。”
“全甲”一詞的含義需要結合不同語境和來源進行解釋:
古代軍事含義
最早見于《史記·衛将軍骠騎列傳》和《漢書·霍去病傳》,指“全部披甲的士兵”,即裝備完整的精銳部隊。例如霍去病征戰匈奴時“誅全甲”,意為殲滅敵方全副武裝的士兵。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注釋“全甲”為“具足不失落”,強調裝備齊全、無缺損的狀态。
現代引申用法
在當代口語中,“全甲”被引申為形容人或事物“全面優秀、毫無缺陷”。例如描述某團隊在比賽中“全甲”即表示其全方位表現卓越。但這種用法多見于網絡語境,權威典籍中尚未收錄此引申義。
字義分解
建議在正式文本中使用時優先采用古籍原義,若需使用現代引申義需标注語境。更多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及《史記》相關注釋。
《全甲》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包羅萬象,一應俱全”。表示事物全部都包含在内,沒有遺漏。
《全甲》的部首是“甲”,總共有10畫。
《全甲》一詞最早見于《說文解字》,在古代經典中被廣泛使用。其中,“全”指整體、全部,“甲”則表示事物的外表。
《全甲》的繁體字為「全甲」。
古代在書寫《全甲》時,使用的是篆書字體或隸書字體。
1. 這家博物館的收藏品真是全甲,幾乎涵蓋了所有時代的藝術品。
2. 他的知識真是全甲,無論什麼問題都能夠回答得出色。
1. 全面:徹底、從各方面來看
2. 全能:能力全面,多才多藝
3. 全景:整體的景象,完整的畫面
1. 包羅萬象
2. 無所不包
3. 一應俱全
1. 遺漏
2. 缺失
3. 不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