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改轍的意思、改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改轍的解釋

[change one's course of action] 改變行車的路線。比喻改變原來的方法

霖雨泥我塗,流潦浩縱橫,中逵絕無軌,改轍登高崗。——三國魏· 曹植《贈白馬王彪》

詳細解釋

更改行車的道路。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中逵絶無軌,改轍登高崗。”後用以比喻變更方針、計劃或方法等。《隋書·禮儀志一》:“必有人情,将移禮意, 殷 周 所以異軌, 秦 漢 於焉改轍。” 元 楊弘道 《幽懷贈彥深》詩:“仕途得捷徑,改轍歸大 商 。”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十:“ 方大章 秀才詩,初學 明 七子,後受業門下,幡然改轍,專主性靈,可謂一變至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改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改轍”原指改變行車的路線,後引申為變更原有的方法、方針或計劃。例如曹植《贈白馬王彪》中“中逵絕無軌,改轍登高崗”,描繪因道路受阻而改道的情景,後多用于比喻策略調整。

二、出處與演變

  1. 文學出處:最早見于三國時期曹植的詩作,後《隋書·禮儀志》等文獻沿用,如“殷周所以異軌,秦漢於焉改轍”。
  2. 詞義擴展:元代楊弘道詩句“改轍歸大商”及清代袁枚《隨園詩話》中“幡然改轍”,均強調思想或行為的轉變。

三、應用場景

四、近義與關聯詞

五、外延參考

法語中譯為“changer de méthode”(改變方法),體現跨文化共通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改轍(gǎi zhé)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改轍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改變行進的路線或方式,特指對錯誤或失敗的情況進行調整或改善。 拆分部首和筆畫: 改(gǎi)辶(zhé) 來源: 改轍一詞最早可追溯到《易經·系辭上》中,“改轍新途”這個表達形式,意為改變舊的道路,尋求新的方向。後來演化為一個獨立的詞語,用來表示調整或改變行動的方向或方式。 繁體: 改轍(gǎi zh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改轍在古代寫作「改揝」或「改陟」。 例句: 1. 他意識到自己的計劃出了問題,決定改轍嘗試新的方法。 2. 在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及時調整策略,改轍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 組詞: 改變、改進、調整、轉變 近義詞: 轉彎、轉變、調整、改道 反義詞: 按部就班、按圖索骥、不變、原路返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