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生産工具和勞動方式。 漢 王充 《論衡·齊世》:“夫器業變易,性行不異。”
(2).功名事業。 唐 李商隱 《和劉評事永樂閑居見寄》:“白社幽閑君暫居,青雲器業我全疎。” 宋 陸遊 《賀葉提刑啟》:“竊惟大任之降,将啟非常之元,必使備歷於阻難,所以終成其器業。”
(3).才能學識。 晉 葛洪 《抱樸子·知止》:“夫器業不異而有抑有揚者,無知己也。” 宋 範仲淹 《答手诏條陳十事》:“又國家開文館,延天下英才,使之直祕庭覽羣書,以待顧問,以養器業,為大用之備。”《續資治通鑒·宋真宗景德二年》:“委中書門下先加考試,如器業可觀,具名聞奏。”
“器業”是一個多義的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生産工具與勞動方式
指代生産工具及其使用方式,反映古代社會勞動形态。如漢朝王充《論衡·齊世》提到“夫器業變易,性行不異”,強調工具變化不影響人的本性。
功名事業
多用于描述個人成就或仕途發展。例如:
才能學識
側重個人才能與修養,常見于人物評價。晉代葛洪《抱樸子》提到“器業不異而有抑有揚”,指才能相同但際遇不同;宋代範仲淹則強調通過教育“養器業,為大用之備”。
補充說明
“業”在古漢語中可指行業、學業、職業等(參考),但“器業”更偏向綜合性的能力或成就。不同文獻中的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論衡》《抱樸子》等原典或權威注釋。
《器業》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從事器具制造或者器械業務的行業。這個詞常用于形容那些以制作、銷售各種器具和器材為主要業務的企業或個體經營者。
根據康熙字典的編碼,我們可以将《器業》這個字拆分為“口”和“業”兩個部首。它包含了15個筆畫。
《器業》一詞的來源比較接近于現代漢語。它是由“器”和“業”兩個字組合而成的,表達了專注從事制作或者銷售各種器具的行業的意思。
《器業》的繁體字形為「器業」。
在古代漢字中,《器》的寫法大緻保持不變;而《業》在古代常用的寫法則是「業」。
1. 他的家族經營着一家有着幾十年曆史的器業公司。
2. 她在器業行業已經工作了十多年,對市場和産品有着豐富的經驗。
器具、器械、業務、企業、個體經營者
器械業、器具業、器材業
非器業、非制造業、非銷售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