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承舍的意思、承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承舍的解釋

古時傳遞公文信件的差役。《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諸事俱已停妥,備細寫下一封家書,差個得力承舍,賫回家中,報知 瑞虹 。”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莅任·詳文贅說》:“驛遞之設,原以供皇華往來及承舍賫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承舍,漢語複合詞,由“承”與“舍”二字構成,屬于古代官制用語。據《漢語大詞典》解釋,“承”指接受、傳遞,“舍”通“厍”,意為房舍或職司機構。該詞在明代文獻中特指官府中專司文書傳遞的吏員職位,例如《明史·職官志》提到“承舍掌往來文牒”,其職能與現代“文書吏”“信使”類似。

從詞源演變角度考察,《中國古代官制大辭典》指出,“承舍”一詞最早見于宋代,原指驿站中負責接待的差役,至明清時期逐漸專指地方衙署中處理公文遞送的基層吏員。例如清代《六部成語注解》中記載“承舍人即送文書之役”,印證其職能的延續性。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無實際使用,主要作為曆史詞彙出現在古籍或學術研究中。相關文化背景可參考《中國曆史職官沿革史》中“地方行政機構中的文書傳遞體系”章節,其中詳細論述了承舍在官僚系統中的作用與地位。

網絡擴展解釋

“承舍”是古代對傳遞公文信件差役的稱呼,其解釋和用法如下:

  1. 基本含義
    “承舍”指古代負責傳遞官方公文或私人信件的差役。該詞常見于明清文獻中,例如《醒世恒言》提到“差個得力承舍,賫回家中”,強調其職責的可靠性。清代的《福惠全書》也記載承舍參與驿遞系統,負責奏章的傳遞。

  2. 職能背景
    作為驿遞體系的一部分,承舍需往返于驿站之間,承擔公文、家書等物件的運輸任務。這類差役在通信不發達的時代,對官方政務和民間信息流通至關重要。

  3. 詞源解析

    • 承:本義為“托着、承擔”,引申為接受任務或責任(如“承印”“承命”)。
    • 舍:此處指驿站或臨時居所,可能與差役在驿舍中交接文書有關。
  4. 文獻用例
    除上述例子外,清代黃六鴻還提到驿遞系統“供皇華往來及承舍赍奏”,說明承舍也服務于官員出行和奏報傳遞。

  5. 近現代演變
    隨着郵政系統的發展,這一職業逐漸消失,但“承舍”一詞仍保留在古籍中,成為研究古代通信制度的重要參考。

如需更多細節,可查閱《醒世恒言》《福惠全書》等古籍原文,或參考古代驿遞制度相關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白念絆骥弁首步欄鈔掇朝施暮戮徹田瓷實黨庠斷谷對膝遁俗凡爾賽宮返複幹電池貴意裹合虹棧懷擔回籠呼揭鹄舉見銀矯殺澆沃悸噤矜持不苟徑窦舊貨機械能淚妝鱗彩令績柳耳龍雕陸次貿化農中片假名凄浰請自隗始勤快全盛惹虱子頭上撓山壽申敕神阙書案肆惡死說活說俗夫簨簴縮縮蹑蹑讨本梯己話頹墉屯丁文宿無等詳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