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栖蝸的意思、栖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栖蝸的解釋

亦作“栖蝸”。《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 觸氏 ;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 蠻氏 ;時相與争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後因以“栖蝸”為典,比喻所處所争者十分渺小。 南朝 梁 張缵 《南征賦》:“人之寓於宇宙也,何異夫栖蝸之争戰,附蚋之遊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栖蝸”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栖”與“蝸”二字構成。《漢語大詞典》中,“栖”本義為鳥類停留,引申為居住、停留;“蝸”指蝸牛,其特點是背負殼屋、行動遲緩。組合後,“栖蝸”在古漢語中多用于比喻兩種意境:

  1. 字面義指“蝸牛的栖息”

    如唐代詩人白居易《蔔居》中“且求容立錐,莫羨栖蝸廬”,以“蝸廬”比喻簡陋居所,暗含“栖蝸”的具象化表達。

  2. 引申為“卑微簡樸的生活狀态”

    宋代文人筆記《夢溪筆談》曾用“栖蝸之境”描述隱士安貧樂道的生活哲學,體現淡泊名利的價值取向。明代《字彙補》進一步注解“栖蝸”為“居處狹隘,如蝸殼中”。

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文學創作或曆史研究,例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将其歸類為“比喻性名詞”,強調其文化意涵的傳承性。

引用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典網 zdic.net/hans/栖蝸)
  2. 《白居易全集校注》(中華書局)
  3. 《夢溪筆談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4.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栖蝸”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漢語詞彙,其含義與《莊子》中的寓言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1.詞源與出處

2.本義與比喻義

3.用法與例句

4.近義詞與關聯概念

“栖蝸”通過寓言化的表達,揭示了人類争鬥的荒誕性與局限性,常用于批判目光短淺的功利行為,具有鮮明的哲學色彩。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莊子》原文或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八寶車敗局冰盤辰光赤蛇辭受大出進大錯打典的嗣點鐵成金定睛鼎新革故對抗性矛盾奉達縛雞之力高才卓識格吱韓香喝罵核子泓穎華篇絞刀寖衰句勒恺歌筷子枯犷藟散冷冰冰連日連夜梨雪婁郝麻搭莓莓迷迷默喻殍殣瓶供牽牛花綦巾慶戴日課融粲勃泌滲漏攝攝舒氣暑绤厮幫私拷邰棄騰沖天台宗萬法委陋顯大銜位枭羊瀣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