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沙石的意思、沙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沙石的解釋

[sand and stone] 沙和碎石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沙石是由"沙"與"石"組成的複合名詞,在漢語中具有以下核心釋義:

一、基本定義 指自然形成的砂粒與碎石的混合物。《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沙子和石塊的統稱",特指粒徑在0.074-2毫米的沙粒與直徑大于2毫米的岩石碎屑的天然混合體(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地質學中按粒徑分類,沙屬于碎屑沉積物,石則屬于礫岩範疇(來源:科學出版社《地質學名詞》)。

二、詞源演變 "沙"字甲骨文作"水旁三點加少",《說文解字》釋為"水散石也",本義指水邊細碎石粒。"石"字甲骨文象形為山崖下石塊,《說文》注"山石也"。二字連用始見于《漢書·溝洫志》"引渭穿渠起長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餘裡,漕,下有砥柱之險,率多沙石",描述河道地質特征(來源: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注》)。

三、使用場景

  1. 地理環境:多指河床、沙漠、海岸等自然地貌,如《水經注》載"河水濁,清澄一石水,六鬥泥",形容黃河含沙量特征(來源:國家圖書館藏《水經注》明刻本)
  2. 建築材料:自秦漢時期已用作夯土建築原料,秦始皇陵考古發現分層夯築的沙石地基(來源:文物出版社《秦始皇陵考古報告》)
  3. 文學意象:在《全唐詩》中出現27次,常借沙石喻指時間流逝或世事變遷,如白居易"沙石雨中移"描寫勞動場景(來源:中華書局《全唐詩》校注本)

四、相關概念 "砂石"為工程學術語,強調人工加工特性;"沙石"保留自然屬性,此區分見于《土木工程材料規範》(GB/T 14684-2022)行業标準(來源:中國标準出版社)。成語"飛沙走石"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大風從西北而起,折木發屋,揚沙石",形容狂暴自然現象。

網絡擴展解釋

“沙石”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基本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沙和碎石子的混合物,通常用于描述自然環境中或建築材料的顆粒狀物質。

  2. 與“砂石”的關聯
    兩者讀音相同(shā shí),但“砂石”更強調砂土與石子的建築材料(如混凝土原料),而“沙石”更偏向自然或日常語境中的沙與碎石。


二、使用場景

  1. 自然環境
    如漓江的“沙石”因水流沖刷形成(示例),或沙漠中的沙石地貌。

  2. 工程與訓練
    例如“挖雷坑訓練專挑堅硬的沙石地”,或建築中用于地基、路面的砂石混合料。

  3. 比喻與成語
    部分資料提到“沙石”可比喻瑣碎細小的事物(如成語用法),但此義項較少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三、例句參考

  1. 自然描寫: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沙石在水底清晰可見。”
  2. 工程場景:
    “警方正全力取締違規超載砂石的貨車。”(、9中“砂石”的典型用法)

四、補充說明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靈班虎暴豪寶炬背駝唱好程子辰儀出言吐詞大門戶動程東來紫氣防封方府防汛兵歌歌根原宮鞋鶴樹皇帝老子壺丘降戾賤同膠水诘谯吉莫鲸鲵鏡匣句留拘緻辣臊嘞嘞良笃陸土面般溟漭南陌虐士翹英切祝祈禬欺狂傾移窮崖絕谷曲止人來客往沙塵暴傻大頭室不崇壇使才石湖順水行舟殊心悚懼胎諱提齁挽僮僞惑偉行無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