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穹蒼。 南朝 宋 謝靈運 《宋武帝诔》:“如何一旦,緬邈穹昊。”《周書·宣帝紀》:“穹昊在上,聰明自下。” 宋 範仲淹 《稼穑惟寶賦》:“故能富庶之風,告成穹昊。” 明 徐渭 《代再進白鹿表》:“齋戒以事神明,於穆而孚穹昊。” 林纾 《祭高梧州文》:“俯視庭軒,仰對穹昊,忽忽若癇,莫知所可。”
“穹昊”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穹昊”由“穹”和“昊”組成:
該詞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中,例如:
多用于文學描寫,尤其是: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主要見于: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代文學作品選注。
穹昊(qióng hào)是一個多音義詞,可以指代天空、蒼穹、天幕等意思。
穹(qióng)的部首是穴(xué),由三個筆畫構成。
昊(hào)的部首是日(rì),由六個筆畫構成。
穹昊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中的一首詩,其意指高聳的天空。
穹昊的繁體字為「穹顔」。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穹昊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是由「穴」和「日」兩個字組合而成。
1. 大雨過後,陽光灑滿了整個穹昊。
2. 在那遼闊的穹昊下,我感受到無垠的宇宙之美。
1. 飄渺穹昊
2. 星空穹昊
3. 藍天穹昊
蒼穹、天空、天幕
地面、地底、地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