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阃寄的意思、阃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阃寄的解釋

委以軍事重任。謂寄以阃外之事,故雲。 唐 張說 《贈涼州都督上柱國郭君碑》:“鎮西陲,信國之藩屏;坐北落,亦王之爪牙。故入奉期門,而出分閫寄。” 宋 陸遊 《賀張都督啟》:“運籌決帷幄之勝,遂定廟謨;假鉞督中外之軍,仍專閫寄。” 明 徐渭 《代江北事平賜金币謝表》:“伏念臣本書生,誤叨閫寄,跨兩省一京之地,當諸夷數道之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阃寄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彙,具有特定的軍事與職權重任含義,其釋義可從字源、引申義及曆史語境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阃(kǔn)

    本義指門檻,特指城郭或宮室的門限。《說文解字》釋:“阃,門橛也。” 後引申為統兵在外的職守,如“阃外”指國門之外,代指軍事指揮權(《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阃以外者,将軍制之”)。

  2. 寄(jì)

    意為托付、委托。《說文解字》注:“寄,托也。” 如“寄托”即含交付責任之意。

合成釋義:“阃寄”即指将統兵征戰、鎮守邊疆的重任托付于将領,強調對軍事統帥的授權與信任。


二、曆史語境與用法

該詞多見于史書與政論,特指帝王對武将的委任:


三、權威典籍例證

  1. 《史記·馮唐列傳》:

    “臣聞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軍制之。’” 此為“阃外”典故之源,奠定“阃”與軍事職權關聯。

  2. 《宋史·職官志》:

    “都督軍事,掌阃寄之任,總制軍旅”,明确将“阃寄”定義為軍事統轄職能。

  3. 《明實錄·太祖卷》:

    朱元璋谕諸将:“阃寄之臣,當思盡忠報國”,強調受任将領的忠誠義務。


四、語義演變

唐宋以降,“阃寄”漸從專指軍事委任擴展至封疆大吏的行政與軍事綜合職權,成為古代官僚體系中“重任托付”的象征性表達,常見于敕令、奏疏等正式文書。

“阃寄”凝結了中國古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統兵理念,承載着對軍事統帥的信任與權責統一的政治智慧,是研究傳統軍事制度與文化的重要語彙。

網絡擴展解釋

“阃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軍事語境,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阃寄(kǔn jì)指委以軍事重任,即将統率軍隊的權力托付給某人。其中:

二、曆史用例

  1. 唐代:張說在《贈涼州都督上柱國郭君碑》中寫道“出分阃寄”,指授予郭君軍事指揮權。
  2. 宋代:陸遊《賀張都督啟》提到“假钺督中外之軍,仍專阃寄”,描述張都督被賦予兵權。

三、現代使用

該詞屬于古漢語專用詞彙,現代極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研究。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軍事制度相關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傍妻逋寇操翰成章曹馬操縱誠荩愁困蕩廢澄沙汰礫地縣級敦饬發瘕非對抗性矛盾豐豹風馳雲捲格納庫佹得佹失詭輝鼓谏紅塵後罩房驕闇矯翮斠準嗟嗷居勿開陽枯泉牢度廉袴臉盤兒令録理書鸾帚買認銘述瞑子裡牛山下涕蒲辇倩嬌氣憤填膺人壽容美僧伽羅磨砂金剩有失收守衛書蟲淑類頭達推信外按外流河望表亡識绾合婉晩鄉舊鞋後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