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哽咽的意思、哽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哽咽的解釋

[choke with sobs] 不能痛快的出聲哭

說着又哽咽起來

小王哽咽着解釋。——《黃橋燒餅》

詳細解釋

食物堵塞喉嚨不能咽下。 漢 王充 《論衡·效力》:“淵中之魚,遞相吞食,度口所能容,然後嚥之,口不能受,哽咽不能下。” 三國 魏 曹植 《釋愁文》:“臨餐困於哽咽,煩寃毒於酸嘶。”

悲歎氣塞,泣不成聲。《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三·焦仲卿妻》:“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 宋 辛棄疾 《祝英台近·晚春》詞:“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 李承祖 喉間哽咽,答應不出,點頭涕泣而去。” 蕭乾 《美國點滴·橋梁》:“當她放起《松花江上》時,一位來自 台灣 的中年作家在客廳的一角哽咽起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哽咽(gěng yè)指因情緒激動導緻喉嚨阻塞、聲音斷續不暢的狀态,多由悲傷、痛苦等強烈情感引發。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哽"

    本義為食物堵塞喉嚨,《說文解字》釋為"語為舌所介也",引申為言語受阻。現代漢語中側重呼吸道阻塞感,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注:"聲氣阻塞"。

  2. "咽"

    原指吞咽動作,《玉篇》載"咽,吞也",後衍生為聲音通過喉嚨時的通道意象。二字組合強化了"氣流通道受阻"的生理特征。

二、詞典釋義

  1. 基礎定義

    指人哭泣時因情緒激動導緻氣流不暢,聲音時斷時續的現象。如《漢語大詞典》釋義:"哭時不能痛快地出聲"(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版)。

  2. 情感關聯

    多伴隨悲傷、委屈等情緒,《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強調其"因過分悲傷而氣塞"的特性(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三、語境特征

  1. 生理表現

    伴隨喉部肌肉收縮、聲帶振動異常,常見于強忍哭泣時,如《普通話常用詞彙手冊》描述的"欲言而聲氣阻塞狀"(語文出版社,2018年)。

  2. 文學象征

    在文學作品中常作為情感爆發的臨界狀态,魯迅《祝福》中祥林嫂"隻是直着眼睛哽咽"即典型用例,體現壓抑到極緻的悲恸。


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3. 李行健主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
  4. 王力.《古代漢語字典》. 中華書局,2000.
  5. 符淮青.《現代漢語詞彙》.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網絡擴展解釋

哽咽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ěng yè(),指因情緒激動導緻聲音阻塞、無法痛快出聲哭泣的狀态,也可表示食物堵塞喉嚨無法下咽。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情緒層面
    形容因悲傷、痛苦或激動導緻哭泣時聲音斷續、阻塞,如“小王哽咽着解釋”()。
  2. 生理層面
    古語中亦指食物卡在喉嚨無法吞咽,如《論衡·效力》中“哽咽不能下”()。

二、詞語結構


三、文學與曆史出處

  1. 古代文獻
    漢代王充《論衡·效力》首次記載該詞,辛棄疾《祝英台近·晚春》中“哽咽夢中語”進一步強化其情感表達()。
  2. 樂府詩引用
    《焦仲卿妻》中“哽咽不能語”展現了其古典文學中的典型用法()。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例句參考

  1. “我難過極了,喉嚨哽咽得說不出話。”()
  2. “他嘗試微笑,但哽咽聲出賣了他的情緒。”()

如需更多例句或完整出處,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搜狗百科》。

别人正在浏覽...

柏樂镳客碧組博齒暢是傳道慈菰辭谒簇居達度燈樓鵝觀草二五耦風團分敍工事購綫寒蠢畫室混纏婚冠獲悉降典較略解角接腔結銜積谷防饑今不如昔驚疑金漿拒閉铠仗克削枯笑爛醉如泥淩駕蒙在鼓裡苗末甯生被發跣足求谒祈子殺氣騰騰神鬼不測奢泰設懸士素霜髯松槚投金濑秃毫屯嘯文路物理光學武卒黠民舷牆西安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