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赴阙的意思、赴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赴阙的解釋

1.入朝。指陛見皇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赴阙”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官制的詞語,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赴阙”讀作fù què,字面意為“前往宮阙”,特指官員或學者到皇宮觐見皇帝,通常用于上表請命、奏事或進谏的行為。其中“阙”代指皇宮正門或朝廷,象征國家權力中心。

二、曆史背景與用法

  1. 制度淵源
    該詞最早見于《晉書》《夢溪筆談》等典籍,如《晉書·魯芝傳》記載百姓“赴阙獻書”,請求皇帝留任魯芝。
  2. 具體場景
    多用于官員奉召入朝,例如宋代沈括提到“有旨令召此人赴阙”,或《水浒傳》中招安後“诏取赴阙,命作良臣”。

三、文學與引申意義

  1. 文天祥的《赴阙》
    南宋末年,文天祥為救國難,散盡家財組建義軍“赴阙”勤王。詩中“填海”“苦膽”等典故,将“赴阙”升華為忠君愛國、舍生取義的象征。
  2. 精神内涵
    該詞不僅指具體行為,還衍生出“獻身國家”“勇于擔當”的抽象含義,常用于贊美忠誠與奉獻精神。

四、現代使用

現代語境中,“赴阙”多用于曆史或文學領域,強調對傳統氣節的追憶,或比喻個人積極進取、直面挑戰的态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如文天祥詩作分析),可參考、5的詳細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赴阙的意思

《赴阙》是指南朝周總撰寫的一篇文辭,意為前往朝廷殿阙之意。它主要用來描述士人赴京趕考的場景,表達了士人的忠誠和追求。

拆分部首和筆畫

《赴阙》這個詞可以拆分成“走”和“阜”,其中,“走”是指行走的意思,而“阜”則表示高大的山丘。它的總筆畫數為15畫。

來源和繁體

《赴阙》一詞最早見于周敦頤的《在簡要憶》中:“觸物感榮,悲夫君親居此中而不畢也。既以茕身赴阙 …”。漢字繁體中并沒有對應的完全一緻字形。

古時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赴阙”的寫法多有變化,一般表現為雙音節的形态。例如,在金石文中常見“赴阙”寫作“赴閥”或“赴阙郊壇”,而在木簡古文中,它常被寫作“赴鬬”。

例句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丞相呼為赴阙矣,宜急焉。

組詞

赴宴、赴約、赴敵、赴會、赴難

近義詞

投靠、拜訪、尋求、追隨、參見

反義詞

回避、遠離、逃避、避免、躲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