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乔梓的意思、乔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乔梓的解释

《尚书大传》卷四:“ 伯禽 与 康叔 见 周公 ,三见而三笞之。 康叔 有骇色,谓 伯禽 曰:‘有 商子 者,贤人也。与子见之。’乃见 商子 而问焉。 商子 曰:‘南山之阳有木焉,名乔。’二三子往观之,见乔实高高然而上,反以告 商子 。 商子 曰:‘乔者,父道也。南山之阴有木焉,名梓。’二三子復往观焉,见梓实晋晋然而俯,反以告 商子 。 商子 曰:‘梓者,子道也。’二三子明日见 周公 ,入门而趋,登堂而跪。 周公 迎拂其首,劳而食之,曰:‘尔安见君子乎?’”后因以“乔梓”比喻父子。 明 孙仁孺 《东郭记·其妻妾不羞也》:“一双乔梓真奇怪,老爷扮得寒酸态,还添他贤公子妆着赛。”《水浒后传》第二十回:“我匹马逃生,幸遇贤乔梓得解此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乔梓”是汉语中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古典词汇,原指两种树木的并称,后演化为对父子关系的代称。该词最早见于《尚书大传·梓材》篇,其中记载:“伯禽与康叔见周公,三见而三笞之。二子有骇色,乃问于商子曰:‘吾二子见于周公,三见而三笞之,何也?’商子曰:‘南山之阳有木名乔,二子往观乔。’见乔实高高然而上。反而,商子曰:‘乔者,父道也。南山之阴有木名梓,二子复往观梓。’见梓实晋晋然而俯。商子曰:‘梓者,子道也。’”此典故以乔木高大挺拔象征父亲的威严,梓木低垂柔顺象征儿子的谦卑,形成了“父乔子梓”的伦理意象。

从构字学分析,“乔”字甲骨文作“髙”形,《说文解字》释为“高而曲也”,既包含空间高度又蕴含精神高度;“梓”字《尔雅·释木》定义为“椅梓”,郭璞注“即楸也”,其木质细腻适合雕刻,引申为可造之材。这种构词法体现了古代“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通过自然物象构建人伦关系。

在儒家经典中,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引程颐语:“乔喻父道之尊,梓喻子道之恭”,将植物特性与伦理秩序相联结。明清时期,《幼学琼林·祖孙父子》篇明确记载“称父子,谓乔梓联芳”,成为传统家训的重要喻体。现代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中指出,这类以植物喻人伦的词汇,反映了古代汉语“具象思维”的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乔梓”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本义与出处

“乔梓”原指两种树木:乔木高大挺拔,梓木相对低矮。《尚书大传》记载,西周时期伯禽与康叔见周公时,被商子以“乔”(象征父道)和“梓”(象征子道)的形态差异,比喻父子尊卑关系。自此,“乔梓”成为父子关系的代称。

二、引申含义

  1. 父子尊卑象征
    乔木高耸象征父亲的威严,梓木俯垂象征儿子的谦卑,体现了古代“父尊子卑”的伦理观。
  2. 家族传承与荣誉
    衍生出“乔梓联辉”“乔梓并茂”等成语,用于赞颂父子同显贵、家族世代昌盛(如宋代赵必豫父子同科进士的典故)。

三、姓名学寓意

作为名字时:

四、实际应用举例

“乔梓”既是自然树木的对照,又承载了传统文化中的父子伦理,兼具文学意象与姓名字义。若需进一步了解取名细节,可参考姓名学来源(如、2)。

别人正在浏览...

案讯抃慄标树别岛刍说此后调御蝶梦顶指坻頽遁辞反袂负金该明贯斗双龙贵姬和头泓然蝴蝶香卉布家丞甲铠奬许交绮家徭截搭题金瓯骏业开阔克壮寇奸括借狼牙棒撂地猎骑陵阙临驭立业成家乱忙旅农攀藤附葛霹雳引平稳前侯切似青门趣舍三釜养梢长疏傅戍籍私办死节蜩鷽拖拉仙岛饷道香汤写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