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高峻,高。 唐 李商隱 《水天閑話舊事》詩:“暮雨自歸山峭峭,秋河不動夜厭厭。” 宋 汪元量 《重慶府》詩:“林間麋鹿遙相望,峽裡蛟龍橫不休。目斷弔橋空峭峭,頭昏伏枕自悠悠。”峭峭,一本作“峭悄”。
(2).寒冷貌。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雜感呈今醉先生并諸同人》詩之七:“薄裳涼峭峭,薄衾明歷歷。裘破思禦寒,預為颠倒易。”
“峭峭”是一個疊詞形式的形容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高峻、陡峭
形容山勢或物體高聳陡直的狀态。
例:唐代李商隱《水天閑話舊事》中“暮雨自歸山峭峭”,描繪雨後高山的陡峻;宋代汪元量《重慶府》“目斷弔橋空峭峭”亦用此意。
寒冷貌
形容微寒或清冷的環境。
例:清代周亮工詩句“薄裳涼峭峭”,通過疊詞強化衣物單薄時的寒意。
建議結合具體詩句體會其用法,如需考證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來源。
峭峭(qiào)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山勢險峻、高聳的樣子。它通常指峻峭或陡峭的山峰或岩壁。
峭(qiào)的部首是山(山峰),它總共有10個筆畫。
峭的字形是由“山”和“巧”組成。本義為山勢險峻。繁體字形為“嶠”,同時也有“嶮”、“陗”、“殼”等繁體字形。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峭峭的寫法有一定變化。在《說文解字》中,峭的字形是由“⿱山鳥”組成。
1. 山勢陡峭,我很難攀登上去。
2. 這座岩壁看起來十分峭峭。
1. 峻峭(jùn qiào):山勢極其陡峭的意思。
2. 險峭(xiǎn qiào):山勢險要、陡峭的意思。
1. 險峻(xiǎn jùn):形容山勢險峻、陡峭。
2. 峻陡(jùn dǒu):形容山勢險峻、陡峭。
平坦(píng tǎn):和峭峭相對,形容地勢平坦、平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