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鬼道,佛教六道之一。 宋 宋□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懶瓒垂訓》:“伏願天回南矚,澤賜下臨。免至邊城,白日便同於鬼趣;得歸中夏,黃泉亦感于聖恩。”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藉金經懺悔,已脫離鬼趣。”《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回:“録離鬼趣之因,急就人間之樂。”參見“ 鬼道 ”。
(2).鬼界之氣氛。 葉聖陶 《倪煥之》二五:“暈黃的電燈光照着從缺口間憧憧往來的人影,曆亂,促迫,頗呈鬼趣。”
(3).謂崇尚怪谲的志趣。 清 錢謙益 《<南遊草>叙》:“自近世之言詩者……鬼趣勝,人趣衰,變聲數,正聲微,識者之所深憂也。”
“鬼趣”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釋,主要包含以下三層釋義:
《鬼趣》是一個诙諧、幽默的短語,用來形容某人或某事具有奇怪、滑稽的趣味。
《鬼趣》的拆分部首為“鬼”和“足”,共包含11個筆畫。
《鬼趣》一詞最早出自明代兒童文學著作《兒女英雄傳》,用來描述主人公花木蘭在軍隊中的怪異行為和滑稽的情節。
《鬼趣》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鬼趣」。
在古代漢字中,「鬼」的寫法為「來」,「趣」的寫法為「趍」。
1. 他的幽默和怪異的舉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是個充滿《鬼趣》的人。
2. 這個戲劇的情節設定非常搞笑,充滿着《鬼趣》。
1. 鬼神莫測(形容人或事情難以捉摸)
2. 鬼使神差(形容偶然發生的、出人意料的事情)
3. 趣怪(形容奇怪、有趣的事物)
1. 滑稽
2. 奇特
3. 古怪
1. 正經
2. 莊重
3. 嚴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