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黔婁妻的意思、黔婁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黔婁妻的解釋

據 漢 劉向 《列女傳·魯黔婁妻》載: 黔婁 死, 曾子 往吊,見以布被覆屍,覆頭則足見,覆足則頭見。 曾子 曰:“斜引其被則斂矣。” 黔 妻曰:“斜而有餘,不如正而不足也。”後以“黔婁妻”指安貧樂道的賢德之妻。 清 顧陳垿 《分拟鮑參軍白頭吟》:“不見 黔婁 妻,相看雪盈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黔婁妻”是中國古代文學和典故中常見的形象,指代安貧樂道、賢良淑德的妻子。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黔婁妻”源自春秋戰國時期魯國隱士黔婁與其妻子施良娣的故事。黔婁出身貧寒卻安于清貧,其妻施良娣本是貴族之女,卻甘願放棄優渥生活,與丈夫共同隱居耕作,支持其學術追求。後世以“黔婁妻”比喻品德高尚、與丈夫共患難的賢妻。

二、曆史背景與典故

  1. 人物身份
    黔婁是道家學者,曾著《黔婁子》四篇,主張安貧樂道;其妻施良娣出身魯國“太祝”世家(掌管祭祀的官職),知書達理。
  2. 婚姻選擇
    施良娣拒絕王孫公子,選擇布衣黔婁,婚後脫下绮羅、荊钗布裙,與丈夫一同耕作,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3. 精神象征
    黔婁去世時,因家貧隻能用短布覆屍,曾子建議斜蓋以遮全身,施良娣卻堅持“正而不足,不若斜而有餘”,體現對丈夫氣節的堅守。

三、文化意義

四、延伸閱讀

若需了解黔婁拒絕魯國相位、齊國卿聘等具體事迹,可參考《列女傳·魯黔婁妻》及陶淵明相關詩作(來源:、7、11)。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黔婁妻》的詞義

《黔婁妻》是一個獨特的詞語,它指的是黑瘦的妻子,也即指身材矮小、皮膚黝黑、相貌普通的妻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黔婁妻》的拆分部首為「黔」(黑)和「婁」(瘦),由于妻字本身是一個獨立的漢字,因此沒有部首。《黔婁妻》共有12畫。

來源

《黔婁妻》一詞最早出現在元代關漢卿創作的《漢宮秋》中,曾有「詩倚樓兮黔婁妻」一句,用來形容皇後的相貌。後來,這個詞逐漸引申為指普通人夫妻中的妻子。

繁體

《黔婁妻》的繁體字為「黔婁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黔婁妻》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由于沒有古代文獻資料作為參考,無法準确給出。

例句

1. 她的外貌并不出衆,可以說是一位标準的《黔婁妻》。

2. 即便是相貌平平的《黔婁妻》,也能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靈。

組詞

黔婁妻質樸、黔婁妻态、黔婁妻情、黔婁妻性。

近義詞

黑瘦妻、黑皮妻、小巧妻、普通妻。

反義詞

美人妻、佳麗妻、儀态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