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耗資;花錢。 清 張岱 《陶庵夢憶·花石綱遺石》:“花石綱遺石,以 吳門 徐清之 家一石為石祖……後歸 烏程 董氏 ,載至中流,船復覆。 董氏 破貲募善入水者取之。”
"破赀"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pò zī,其核心含義為耗資、花費錢財。該詞由兩個語素構成:
該詞多用于描述需要較大資金支出的場景,例如:"為籌辦這場展覽,主辦方不惜破赀百萬"。需要注意的是,該詞屬于書面化表達,現代口語中更常用"破費""花費"等替代詞。
如需查看該詞的具體造句示例,可訪問查字典網原始頁面。
破赀(pò fèi)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破産、破財。形容人或家庭財務情況不好,負債累累,無法償還債務,經濟狀況非常困難。
破赀的拆分部首是“石”(shí),部首意味着漢字的首字部分。
破赀的總筆畫數為14畫。
破赀是一個現代漢字,沒有相應的繁體字形。
在古代,破赀這個詞語并沒有特定的字形,它是在現代漢字演變過程中産生的。因此,破赀沒有古時候特定的寫法。
1. 由于不懂理財,他最終破赀了。
2. 那家企業因為高投資失敗而陷入破赀的境地。
3. 經曆破赀之後,他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并重新開始了自己的事業。
1. 破産(pò chǎn)。
2. 財務(cái wù)。
3. 破産後(pò chǎn hòu)。
1. 破財(pò cái)。
2. 破産(pò chǎn)。
3. 因債務無法償還而陷入經濟困境。
1. 積蓄豐厚(jī xu fēng hòu)。
2. 財務穩定(cáiwù wěndìng)。
3. 負債累累(fùzhài lěilěi)。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