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哀痛。 明 方孝孺 《祭鄒博士》:“此皆士君子之奇遇,而先生已得之矣,復何有所傷恫!”
“傷恫”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āng dòng,其含義及用法如下:
以上信息綜合了權威詞典釋義及古籍用例,如需更詳細來源,可參考相關網頁。
傷恫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豐富的内涵。它有時表示灰心失望的情緒,有時表示因為讓人痛苦或不安的事情而感到痛苦或不舒服。
傷恫的拆分部首是“人”部和“心”部,其中“人”部表示與人有關,而“心”部表示與情感有關。它的總筆畫數是9。
傷恫一詞來源于《說文解字》,最初是用來形容心靈受傷、受到打擊後的悲痛之情。在繁體字中,傷恫保留了其古典的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傷字的上部是“舌”部,表示事物的外在表面與人的交流,而下部是“弓”部,表示不安定、焦慮的内心。而恫字則是由“忄”部和“動”部組成,忄部是心部的古稱,表示與情感相關,動部表示動作、變化。
他失敗了許多次,感到非常傷恫。
組詞:傷心、恫吓、傷感等。
近義詞:痛苦、煩惱、憂慮等。
反義詞:慰藉、舒暢、安甯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