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切齒拊心 ”。
“切齒腐心”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iè chǐ fǔ xīn,主要用于形容極度憤恨的情緒。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成語最早見于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刺客列傳》:“此臣之日夜切齒腐心也。” 描述荊轲對秦王暴政的痛恨,後逐漸演化為通用表達。
在文學創作或口語中,可用此成語強化人物情感的激烈程度,但需注意語境是否適合貶義表達。例如:“他對背叛者的行徑切齒腐心,誓要讨回公道。”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處原文,可參考《史記》或《東周列國志》相關章節。
《切齒腐心》是一個成語,形容某人心裡憋屈、氣憤,并且對某人心懷深仇大恨。
《切齒腐心》的拆分部首是“刀”、“齒”、和“心”,它們的筆畫分别是2畫、15畫和4畫。
《切齒腐心》最早出現于《史記·韓信陳涉世家》。成語中的“切齒”形容某人憤怒時磨牙咬牙的樣子,“腐心”形容某人心中憋屈的感受。兩者連用則表示某人深深地憎恨對方。
《切齒腐心》是《切齒腐心》的繁體字寫法。
在古代的字體中,漢字“腐”常常寫作“鮒”,“心”寫作“忄”。所以在古時候的寫法是“切齒鮒忄”。
這個成語常常用在表達對仇敵的憤恨和仇恨之情,例如:
他對前任上司的背叛感到切齒腐心。
與《切齒腐心》相關的組詞有:
切齒之恨、痛恨入骨、懷恨在心。
與《切齒腐心》近義的成語有:
怒發沖冠、憤世嫉俗。
《切齒腐心》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在表達情感時,可以使用一些相反的詞語,比如:
寬宏大量、寬容大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