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寮司的意思、寮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寮司的解釋

(1).各衙署長官。《文選·潘嶽<西征賦>》:“凡厥寮司,既富而教。” 張銑 注:“百寮主司,能使人富而又教之。”

(2).寺僧中替長老管事的人。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二節:“德高年長的大僧稱為長老,居在方丈,表示隻住一間小屋。長老的隨從人稱為侍者,替長老管事的人稱寮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寮司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複合詞,主要用于古代文獻語境。從構詞法分析,“寮”本義為小屋,後引申為官署或同僚;“司”指掌管、職官。組合後,“寮司”可指代古代官署機構或同僚官員,具體含義需結合文獻語境判斷。

  1. 基本釋義

    《漢語大詞典》釋“寮司”為“官署或同僚”,例如《左傳·文公七年》載“同官為寮”,表明“寮”與同僚相關。《說文解字》注“寮”為“穿壁以木為交窗”,後語義擴展至官吏群體;“司”則指職掌部門,如“司徒”“司馬”等官職。

  2. 曆史演變與用法

    唐代以前,“寮司”多指代同一官署的官員群體,如《晉書·職官志》提及“尚書寮司”,強調同署共事的官吏關系。宋代後,詞義逐漸向“官署機構”傾斜,如《宋史·選舉志》載“寮司考課”,指對衙門的政績考核。

  3. 文獻例證

    唐代白居易《除裴度中書舍人制》中“寮司肅然”,描述官署秩序井然;明代《大明會典》用“寮司互察”指官署間的監督機制,體現其機構屬性。

  4. 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寮司”已罕用,僅見于曆史研究或古籍注釋。例如中華書局版《資治通鑒》注釋中,将“寮司”釋為“同僚官員”,強調其曆史語義。

網絡擴展解釋

“寮司”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官府中的職務人員
    最初指古代中國官制中的官吏,主要負責行政事務管理,如文書處理、日常政務等。該詞常被用來泛指在官府任職的各類職員。例如,《西征賦》中提到的“凡厥寮司,既富而教”,即指各級官員。

  2. 寺廟中的管事僧人
    在佛教寺院中,“寮司”特指協助長老管理事務的僧人,屬于寺内具體職責分工的一部分。如《中國通史》提及的“替長老管事的人稱寮司”。

二、詞源與結構

三、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中國通史》等典籍或權威曆史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阿基米德螺線霸楚白廳變幻不測便鞋弊風兵房冰弦玉柱兵政博攬不冷不熱慚吝曹事蟬冠蟾蠩蘭謿讛赤鳥夾日傳草楚嶂盜言定帖惡魔發蒙啟蔽恭維混成降死漿洗交戰團體靖亂機牙款子濂溪淩塊龍蛇年鸾鵲懋冊冒難縻職目睹耳聞耐心南華夢飄閃前院青瑣闼清蒸曲師熱撮撮上根殺胚收掠天底王漿微疾委移煨炙烏集武師顯嚴消遣品習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