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破隙的意思、破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破隙的解釋

縫隙;裂縫。 宋 梅堯臣 《九月二十四日大風》詩:“驚沙入破隙,危葉堕緑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破隙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面:

一、本義解析(物理層面)

指物體表面出現的裂縫或破損缺口。

《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752頁):破隙即“破裂的縫隙”,如“陶器經燒制後出現破隙則成次品”。此義項可追溯至漢代《論衡·狀留》:“冰炭同器久必破隙”。

二、引申義(抽象層面)

  1. 人際關系裂痕

    比喻情感或合作關系的破裂,如“兄弟反目成仇,遂生破隙”。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1024頁):以“破隙”喻指隔閡,見《史記·張儀列傳》注疏:“縱親之道破隙,則秦可乘間而入”。

  2. 時間或空間的間隙

    指可利用的空檔或漏洞,如“防守破隙”“戰機破隙”。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第1018頁):軍事術語中引申為“防禦薄弱處”,例見《練兵實紀》:“察敵陣破隙而擊之”。

三、構詞溯源

“破”表破壞,“隙”源于《說文解字》“壁際孔也”,二者合成後強化“由微小裂縫擴展至徹底分離”的動态過程。此構詞邏輯在《漢字源流精解》(中華書局,第389頁)中有系統考據,指出其演變符合“具象→抽象”的漢語詞義發展規律。


權威參考來源(紙質文獻):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ISBN 978-7-5432-0001-1)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01595-4)
  3.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ISBN 978-7-5600-8448-0)
  4. 《漢字源流精解》(中華書局,ISBN 978-7-101-14229-5)

網絡擴展解釋

“破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為縫隙或裂縫,常用于形容物體表面的裂痕或結構上的不完整。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解釋


二、出處與用法

  1. 文學出處:
    主要見于古典詩文,如宋代詩詞,用以描繪自然景物或事物的破損狀态。
  2. 現代用法:
    可泛指任何類型的裂縫,如牆壁裂縫、器物裂痕等。

三、字義分解


四、其他解釋的注意事項

部分低權威來源(如)提到“破隙”作為成語表示“抓住時機”,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引申或誤傳。建議優先采用“裂縫”這一核心含義。


如需進一步探究古典用例,可參考《梅堯臣詩集》或《漢語大詞典》等權威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八材敗醬伯埙仲篪蠶屋草果操缦常态孱陋處業醋母草打量盜案地府遞馬風邪阜生崗亭诃奪核能資源橫斂還醇返樸黃藤歡國阛閈餬名交報角樓忌褊結葦激朗晶簾憬然有悟禁筦進曆進深紀實稽違谲怪倨佝黋朗良時美景淋漏茫然失措每句韻棉鞋蠠沒缗镪暖痛攀輪泅浮湫陿勸降群氓閏統三七開山烏識貨私鈚頭五絕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