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式圍的意思、式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式圍的解釋

《詩·商頌·長發》:“帝命式于九圍。” 毛 傳:“九圍,九州也。” 鄭玄 箋:“式,用也。”後以“式圍”稱九州。 明 楊慎 《丹鉛總錄·地理·鬼方》:“ 湯 時 鬼方 已内屬於式圍之中,而復叛於中衰之日,故 高宗 伐之以中興 殷 道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式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分析:

一、基本含義與出處

  1. 詞源解析
    “式圍”最早出自《詩經·商頌·長發》中的“帝命式于九圍”,其中“九圍”指九州,代指天下。

    • 式:古義為“用”,表示遵循或效法;
    • 圍:指範圍、區域,此處特指九州。
      合起來意為“遵循九州之制”或“統轄九州”,後引申為對九州的代稱。
  2. 古籍例證
    明代楊慎在《丹鉛總錄》中曾用“式圍”描述地域歸屬,如“湯時鬼方已内屬于式圍之中”,進一步印證其指代九州的含義。


二、現代用法與擴展

  1. 現代工程術語
    在當代語境中,“式圍”偶爾用于描述模塊化圍擋結構,如“裝配式圍井材料”,屬于專業領域術語。
  2. 網絡誤傳解釋
    部分低權威性資料将“式圍”解釋為成語,定義為“形式上圍住但實質上無法限制”,此說法缺乏古籍依據,需謹慎參考。

三、總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詩經》原文或權威古籍注釋(如毛傳、鄭玄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式圍

《式圍》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以某種形式或方式将某事物圍住或包圍起來。

拆分部首和筆畫

《式圍》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弓”和“囗”,每個字母具有5個筆畫。

來源

《式圍》是比較古怪的一個詞語,它并不常見于現代漢語中。在古代文獻中,可以找到一些關于《式圍》的記載。

繁體

《式圍》的繁體字是「式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幾乎每個字都有不同的變體。對于《式圍》這個詞,它的古代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差異,但整體意思并無大變。

例句

1. 他用繩子把木杆式圍住,防止它倒下來。

2. 他用手臂将她的腰部式圍住,表示他的保護。

組詞

組詞:式樣、式微、圍欄、圍繞

近義詞

近義詞:環繞、包圍、圍繞

反義詞

反義詞:散開、分散、解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