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袒肉的意思、袒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袒肉的解釋

謂脫去上衣,裸露肢體。古人謝罪或祭祀時的一種表示。《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若此而得祔,是生臣而安死母也;若此而不得,則臣請輓屍車而寄之于國門外宇溜之下,身不敢飲食,擁轅執輅,木乾鳥栖,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袒肉”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文化背景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袒肉”指脫去上衣,裸露肢體的行為。其中:

二、文化背景與用途

  1. 謝罪禮儀
    古人通過袒露身體表達悔過或請罪的誠意,如《晏子春秋》記載的極端場景:“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即通過自我暴露祈求寬恕。

  2. 祭祀儀式
    在祭祀活動中,袒肉可能用于表達對神靈的敬畏或虔誠,如《儀禮》提到“右肉袒于廟門之東”的禮儀流程。

  3. 軍事投降
    類似詞彙“肉袒”在《史記》中用于描述投降行為(如廉頗蔺相如故事),表明裸露身體是古代臣服或歸順的象征。

三、相關概念辨析

四、現代延伸

如今該詞已罕用于日常,但在曆史文獻或成語(如“負荊請罪”中的袒露)中可見其文化遺存。需注意其使用場景的嚴肅性,避免與現代禮儀混淆。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用例,可參考《晏子春秋》《儀禮》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袒肉

《袒肉》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展露肌膚或部分裸露身體的狀态。它拆分的部首為⾝(身字的左邊部分)和⺌(背字的右邊部分),總共有10畫。

這個詞源于古代漢字,最早的寫法為袒⾳,意為脫去衣服,展露肌膚。隨着時代的變遷,字形逐漸演變為現在的樣子。

在繁體字中,袒肉的寫法基本保持不變,依然為「袒肉」。繁體字通常在台灣和香港地區使用,而在大陸地區則普遍使用簡體字。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袒肉的古字形為「袒⾳」。這個古字形中的⾳為單獨的一個部首,表示衣物。古時候的人們通常用衣物來遮蓋身體,所以袒⾳就是脫去衣物的意思。

以下是袒肉一詞的一些例句:

以下是一些與袒肉相關的組詞:

以下是袒肉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總結:袒肉是指展露肌膚或部分裸露身體的狀态,拆分的部首為⾝和⺌,總共有10畫。它源于古代漢字,最早的寫法為袒⾳。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保持不變。袒肉可以用于描述夏天穿着單薄衣物展露身體的情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