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探候的意思、探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探候的解釋

(1).偵察;打聽。 三國 蜀 諸葛亮 《将苑·輕戰》:“探候不謹,與無目同。”《三國志·魏志·杜恕傳》“出為 弘農 太守,數歲轉 趙 相”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時出案行,皆豫敕督郵平水,不得令屬官遣人探候,修設曲敬。” 唐 戴孚 《廣異記·張守珪》:“其軍校皆勤勇善鬭,每探候深入,頗以劫掠為事。”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二:“尋令鄉兵 趙素 等探候西賊,尚在 後可州 、 赤土嶺 、 毛家塢 一帶下寨未起。” 清 吳敏樹 《黃特軒傳》:“團事既久,貲絀不給,練營亦隨停罷;但以探候約相警集而已。”

(2).看望問候。 清 吳骞 《扶風傳信錄》:“二十六日, 秋鴻 復至,蓋以生有小疾及穿窬窺伺,故頻來探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探候"在漢語中屬于多義複合詞,其核心語義可分解為兩個層面:

一、基本釋義

  1. 探望問候(動詞性組合) 指通過實地訪問表達關切,如《漢語大詞典》釋義"探望問候"(來源:《漢語大詞典》第6冊)。常見于探望病患或久别重逢的場景,如:"遣使探候故友病情"。

  2. 偵查伺察(軍事用語) 古代文獻中特指軍事偵察行為,《後漢書·宋均傳》載"且觀其進退,密令探候"(來源:《後漢書》卷四十一),此義項現代已較少使用。

二、語義演變 該詞在曆時演變中呈現詞義收縮現象。據《近代漢語詞典》記錄,宋元時期可指"試探性詢問",明清小說中延伸出"打探消息"的用法(來源:《近代漢語詞典》2015版)。現代漢語保留核心探望義,常見于書面語體。

三、詞素解析 "探"取《說文解字》"遠取之也"的本義,強調主動獲取信息;"候"從"等候"引申出"問候"義。二字組合完整呈現"主動接觸+表達關切"的語義結構(來源:《漢字源流精解字典》)。

四、使用注意 與近義詞"探視"相比,"探候"更側重禮儀性問候,如《現代漢語八百詞》标注其多用于正式場合(來源: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當代語料庫數據顯示,該詞使用頻率在醫療、外交場景中相對較高。

網絡擴展解釋

“探候”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偵察、打聽

指在軍事或日常事務中探查消息、觀察動向。

2.看望、問候

指日常生活中的探訪與關心。

綜合解析

該詞兼具“主動探查”和“人際關懷”的雙重語境,具體含義需結合曆史文獻或上下文判斷。例如,軍事場景多指偵察(如諸葛亮),而日常場景則指向問候(如《漢書》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嘊喍暗夜班香宋豔頒衣杯中緑鞞靫秕糠鼻窩層波陳事祠祭大粗叨攬定場埵堁多歲發體風雨時若氛祲奮軋改轍高望怪力規括寒蜒鴻篇巨著薨隕腳高步低澆料靜躁狷介懼内孔堂枯澀愣愣瞌瞌廉靜寡欲詅蚩符淪肌浃髓馬口魚毛胡蘆兵眉語綿衣逆泝暖水瓶窮遠求福球拍祛祛人事關系三官錢數白論黃探風淌湘讨雠踏謡鐵流文丈享薦顯任小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