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鲐背黃發。代稱老人。 宋 劉克莊 《水調歌頭·和倉部弟壽詞》詞:“嘆時人,憐黠小,笑鮐黃。”
“鲐黃”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主要用于代指老年人,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以下信息詳細解釋:
“鲐黃”由“鲐背”和“黃發”兩個詞組合而成,均代指老人:
宋代文人劉克莊在《水調歌頭·和倉部弟壽詞》中寫道:“歎時人,憐黠小,笑鲐黃。”此處“笑鲐黃”暗含對世俗輕視老人的感慨。
“鲐黃”的同義或關聯詞彙包括:
該詞屬古典文學用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出現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學創作中。
如需更完整的詞源考證或曆史文獻例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詩詞注解。
《鲐黃》意為鲲鳂之色,即琥珀之色。它是指琥珀的顔色,琥珀是一種寶貴的化石樹脂,呈現出一種黃褐色或橙黃色的顔色。
《鲐黃》的部首是魚字旁,具體的組成部分是“魚”和“木”。它總共有13個筆畫。
《鲐黃》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魯頌·鲐食》中,“鲐食于執。兄弟急。裹璧之境,薄言往來,展如之人。”此處的“鲐”指的就是琥珀。
在繁體字中,鲐黃寫作「鮐黃」。
在古代,鲐黃有着不同的字形。其中一種字形為「鸧」,表示人立在樹下的樣子;一種字形為「䲟」,表示魚的形狀。
1. 他戴着一串鲐黃手鍊,顯得格外華麗。
2. 這幅畫的色調以鲐黃為主,讓人感到溫暖而甯靜。
1. 鲐黃手鍊
2. 鲐黃油
3. 鲐黃寶石
4. 鲐黃色調
5. 鲐黃堂(古代宮廷内的寶庫)
1. 橙黃
2. 黃褐色
1. 翠綠
2. 藍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