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位予木德;授位自木德。古代認為帝王的傳授依五行相生的順序進行。《春秋保乾圖》:“黑帝治八百歲,運極而授木;蒼帝七百二十歲而授火。”《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赫矣 高祖 ,肇載天祿……慶雲應輝,皇階授木。” 李善 注:“言 漢 之歷運,為 周 木德所授也。”參見“ 五行相生 ”。
“授木”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哲學與政治理論的詞彙,其含義與五行學說中的“木德”相關。以下是綜合解釋:
“授木”指古代帝王依五行相生原則,将統治權授予對應“木德”的朝代或君主。具體分為兩種理解:
源于戰國時期的“五德終始說”,認為王朝更替遵循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或相克順序。例如:
在現代語境中,“授木”一詞主要用于曆史、哲學研究或文學創作中,例如描述傳統工藝的傳承(如木刻技藝),但此用法與古代原義關聯較弱。
“授木”體現了中國古代以自然哲學解釋政權合法性的思想,需結合五行學說和文獻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探讨五行與朝代關系,可參考《呂氏春秋》《史記》等典籍。
授木是一個含有兩個字的成語,由“授”和“木”兩個漢字組成。
“授”字的部首是“手”,它包含了8個筆畫;而“木”字的部首是“木”本身,它包含了4個筆畫。
授木一詞來源于《周易·離卦》:“授之以木,或以将之以木。”意指将木頭交給他人或使用木頭将某物連起來。
授木的繁體字為「授木」。
在古時候,授木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和差異。
他授木于我,讓我幫忙修理家具。
授木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如:
授木的近義詞可以是交棒、傳木,表示傳遞木頭或将木頭連接起來。
授木的反義詞可以是接木、受木,表示接受木頭或将木頭接收過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