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mmer] 錘子。也作“狼頭”(因形狀像狼頭得名)
亦作“桹頭”。錘子。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肅苑》:“嗏!敢幾個小榔頭把你分的朗。”《紅樓夢》第三九回:“我們村莊上的人商量着還要拿榔頭砸他呢。” 清 沉曰霖 《晉人麈·異聞·囚徒妖法》:“一日訊囚,嚴加夾擊,終不敢承,視之若無苦者。乃下于獄,明日又訊夾之,自朝至暮,加以桹頭無數,其不承如故也。”
榔頭(拼音:láng tou)是漢語中常用的工具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榔頭是兼具實用與文化意義的工具,其名稱、形态和功能均與曆史演變密切相關。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兵器形制或方言用法,可參考來源網頁。
《榔頭》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一種用木柄和金屬頭制成的工具,用來敲打或擊碎物體。
《榔頭》的部首是木字旁,包含了「木」和「工」兩個部首,其中「木」表示與木材相關,「工」表示與工具相關。
《榔頭》共有13個筆畫,按順序為「束」「丨」「一」「一」「丨」「丨」「十」「丶」「一」「丨」「一」「一」「丶」。
《榔頭》一詞最早見于《說文解字》這本古代漢字字典,它來源于古代在木柄上安裝有金屬頭的工具。
《榔頭》的繁體寫法為「槳頭」。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榔頭》用「扌木工」作為寫法,其中「扌」表示手的偏旁,「木」表示木材,「工」表示工具。
1. 他用榔頭敲打釘子,将木闆牢牢固定在牆上。
2. 工人們用榔頭砸碎了損壞的磚石。
1. 長榔頭
2. 鐵榔頭
3. 石榔頭
1. 錘子
2. 敲打器具
3. 砸擊工具
1. 輕柔
2. 嬌嫩
3. 溫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