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索約的意思、索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索約的解釋

用繩索捆紮。《周禮·考工記·匠人》:“凡任索約,大汲其版,謂之無任。” 鄭玄 注:“約,縮也。” 孫诒讓 正義:“ 玄 謂‘約,縮也’者,《爾雅·釋器》雲:‘繩之,謂之縮之。’ 郭 注雲:‘縮者,約束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索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用繩索捆紮,常見于文獻中對建築工藝或器物固定的描述。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詞義起源與文獻依據

  1. 《周禮·考工記·匠人》記載:“凡任索約,大汲其版,謂之無任。”

    • 這裡的“索約”指用繩索固定版築(古代築牆方法)的木闆,防止其松散坍塌。鄭玄注解“約,縮也”,即通過繩索約束物體。孫诒讓進一步解釋,“縮”即用繩捆紮的工藝( )。
  2. 《爾雅·釋器》提到“繩之,謂之縮之”,郭璞注“縮者,約束之”,進一步印證“索約”與捆紮、約束的關聯()。


二、具體釋義與場景應用


三、字義拆分與關聯詞


四、現代語境中的使用

現代漢語中“索約”已不常用,但類似表達可見于方言或特定專業領域(如考古、傳統工藝研究)。如需引用古籍或研究古代技術,需注意其語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禮》原文或鄭玄、孫诒讓的注疏(來源:、3、5、6)。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索約的意思

《索約》是一個動詞,意為“設法尋找,尋求”,通常指通過努力、搜索來尋找或獲得某物。它也可以指尋求答案、建議或支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索約》的拆分部首是“糸”和“牛”,其中“糸”是表示線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為11,其中“糸”的筆畫數為3,而“牛”的筆畫數為8。

來源和繁體

《索約》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見于《左傳·哀公元年》:“忠信之道至矣!民患于索約,可謂知禮矣。”它的繁體字為「索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索約》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一個常見的變體是将“糸”寫作“纟”,即「纟牛」。

例句

1. 他一直在城市尋求工作的機會,希望能夠取得一份穩定的收入。

2. 我們需要索約市場上的最新數據,以便做出準确的決策。

組詞

索約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不同的詞彙,如:

1. 索約者 - 尋求者

2. 索約工作 - 尋找工作

3. 海上索約 - 在海上搜索

近義詞

尋找、搜尋、探索、追尋

反義詞

放棄、放任、失望、舍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