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rder of months in the year] 年份更替的順序,泛指時令
歲序更新
歲時的順序;歲月。 南朝 宋 王僧達 《答顔延年》詩:“聿來歲序暄,輕雲出東岑。” 唐 元稹 《酬窦校書二十韻》:“款曲生平在,悲涼歲序遷。” 宋 曾鞏 《太平州與本路轉運狀》:“伏念更移歲序,阻越道途。” 明 劉基 《玲珑四犯》詞:“歲序如何,江山若此,赢得鬢霜滿。” 清 顧炎武 《元日》詩:“歲序一更新,陽風動人寰。”
“歲序”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歲時順序與年份更替
指年份的先後次序或時間的推移,常與自然節令相關。例如“歲序更新”表示舊年結束、新年開始()。
泛指歲月與時間
在文學語境中可代指時光流轉,如“歲序遷”“悲涼歲序”等表達()。
常見搭配
文學化表達
多見于古詩文,如南朝王僧達的“聿來歲序暄”、元稹的“悲涼歲序遷”()。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7等來源中的詩詞片段。
歲序是一個表示時間流逝和年齡增長的詞彙,它源自于漢字,由“夂”和“幺”組成。
按照漢字的構成,歲序的“夂”部分為偏旁,表示往前行走的足迹,象征時間的流逝;“幺”部分為聲旁,表示最小的數目,代表生命中的每一個年齡。
歲序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爾雅》中,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歲序的“幺”部分的寫法和現代的“麼”相似,但是沒有下面的兩個點。
中國文字中常常有繁體字的存在,即與現代簡體字不同的字形。在繁體字中,歲序的寫法為“歲序”,其中的“歲”為字旁,表示歲數,也有時表示一年;而“序”則與簡體字相同。
拆分歲序這個詞,可以組成很多詞彙,如“歲月”、“歲時”等,都與時間和年齡相關。
歲序的近義詞有很多,如“年齡”、“年華”、“年歲”等,它們都用來表示一個人或事物的年紀或曆經的時間;而與歲序相反的意義的詞彙則有“永恒”、“不朽”等,它們表示與時間無關或者時間無法改變的狀态。
例句:歲序步履匆匆,時光如梭,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個年齡段,活出不一樣的精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