枘鑿方圓的意思、枘鑿方圓的詳細解釋
枘鑿方圓的解釋
比喻不調協,扞格不入。 明 無名氏 《運甓記·棄官就辟》:“一官寥落誤儒紳,枘鑿方圓迕世情。” 清 錢謙益 《續次敬仲韻》之二:“畢箕風雨難憑準,枘鑿方圓費彌縫。”參見“ 枘鑿 ”。
詞語分解
- 枘鑿的解釋 《楚辭·九辯》:“圜枘而方鑿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難入。”《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持方枘欲入圜鑿,其能入乎?”枘、鑿,榫頭與卯眼。枘圓鑿方或枘方鑿圓,難相容合。後因以“枘鑿”比喻事物的杆格不入或互相矛盾
- 方圓的解釋 ∶指定半徑範圍内的面積公裡方圓之内的個内湖 ∶圍繞;在;周圍地這個湖方圓一裡,寬半裡詳細解釋亦作“ 方圜 ”。亦作“ 方員 ”。.方形與圓形。亦泛指事物的形體、性狀。《管子·形勢解》:“以規矩為方圜
網絡擴展解釋
“枘鑿方圓”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ruì záo fāng yuán,其核心含義比喻兩者無法協調或相互矛盾。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枘”指榫頭(木工中凸出的部分),“鑿”指卯眼(凹入的部分),二者需形狀匹配才能契合。“方圓”則代指方形與圓形,暗示形狀差異。
- 比喻義:形容事物或觀點彼此抵觸、難以調和,如同榫頭和卯眼形狀不同而無法結合。
出處與用法
- 出處:最早見于明代戲曲家吾邱瑞的《運甓記·棄官就辟》:“一官寥落誤儒紳,枘鑿方圓迕世情。”。
- 語法功能:多作賓語或定語,用于書面語,如“二者如枘鑿方圓,難以共存”。
- 近義詞:“枘圓鑿方”“格格不入”;英語可譯為“square peg in a round hole”。
例句與延伸
- 古籍例句:清代錢謙益在詩作中寫道“畢箕風雨難憑準,枘鑿方圓費彌縫”,形容調和矛盾的困難。
- 現實應用:可用于描述理念沖突、制度矛盾等場景,如“傳統觀念與現代科技間的枘鑿方圓”。
該成語通過木工術語生動展現不協調的關系,強調事物間需遵循内在規律才能契合,否則将導緻沖突。使用時需注意語境的書面化與比喻對象的具體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枘鑿方圓
《枘鑿方圓》是一個成語,意思為正正方方、準确無誤。由四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枘 (rui):木/八畫
- 鑿 (zao):凵/10畫
- 方 (fang):方/4畫
- 圓 (yuan):囗/4畫
來源:
《枘鑿方圓》這一詞的來源不詳,但據推測可能與古代木工使用的工具有關。枘和鑿都是木工常用的工具,而方和圓則代表了形狀。因此,這一詞可能是用來描述木工工具的形狀和準确度。
繁體:
《枘鑿方圓》的繁體形式為「鉞鑿方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發展過程中,字形和寫法有所變化。關于《枘鑿方圓》這一詞語在古時候的寫法,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例句:
他的思維方式總是枘鑿方圓,做事認真而嚴謹。
組詞:
枘鑿、鑿破、方位、圓滿
近義詞:
斤斤計較、一絲不苟
反義詞:
隨意、馬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