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竦立的意思、竦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竦立的解釋

(1).聳立;挺立。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廬江水》:“又有孤石,介立大湖中,周迴一裡,竦立百丈,矗然高峻,特為瓌異。” 朱自清 《懷魏握青君》:“電燈滅後,月光照了滿院,柏樹森森地竦立着。”

(2).恭敬地站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促織》:“問者爇香於鼎,再拜。巫從旁望空代祝,唇吻翕闢,不知何詞。各各竦立以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竦立

竦立(sǒng lì)是漢語複合詞,由“竦”(恭敬、肅敬)與“立”(站立)組合而成,本義指恭敬莊重地站立,引申為高聳矗立。其含義可分為兩類:

  1. 恭敬肅立

    指人懷着敬畏之心端正站立,多用于莊重場合。如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偷桃》:“吏呼曰‘入’,竊竊伛偻而前,竦立階下。”此處描述人物肅然立于台階下的姿态,體現對儀式的敬畏。

  2. 高聳矗立

    形容物體挺拔直立的狀态。如宋代蘇轼《石鐘山記》:“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雖未直用“竦立”,但“側立千尺”的意象與此義相通。現代用例可見:“奇峰竦立于雲霧之間”,凸顯山勢峻拔。


引用來源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竦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物理形态:聳立、挺立

指物體高而直地矗立,帶有莊重或高峻的意象。例如:

二、行為姿态:恭敬肅立

表示人肅然站立,含敬畏或莊重之意。例如:

補充說明

該詞兼具寫景與寫人的雙重功能,既可用于自然景物(如山石、樹木),也可用于人物儀态描寫。其古義更側重恭敬肅立,現代使用中“聳立”的物理含義更為常見。

别人正在浏覽...

拜首寶石頂便乃伯道之憂不慌不忙補劑成遂辭金蹈海單行綫頂戗東流西落杜微慎防沸脣豐長焚和腐史鼓逗古篆輝光放電火地島戶樞江禁嬌妒雞碑吉蔔禁耐舉例浚谷峻秀狂傲困難靈機遴棄流谪漫園冒率冥搜木榇樵車琦魁清容棄繻關取憎人客柔豔入門問諱三十年老娘倒繃孩兒屍祿素餐疏麻說唱文學貪侵探人沓匝土壤污染圖式腕子武關蝦蟇子骁勁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