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民衆安集的四項措施。《逸周書·大武》:“四聚:一、酌之以仁;二、懷之以樂;三、旁聚封人;四、設圍以信。”
“四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古代文獻和現代用法兩個層面理解:
源自《逸周書·大武》,指使民衆安集的四項措施,具體包括: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補充了以下解釋:
《莊子·逍遙遊》中提到的“四聚”寓言(四人互相指責的故事),與上述含義無直接關聯,可能是同名詞語的誤植。
建議需要深入考證時,可參考《逸周書》原文或《漢典》等權威辭書。
四聚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四個事物聚集在一起。
四聚的部首是囗(口字旁),它由四個筆畫組成。
四聚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最早出現在《莊子·讓王》中。
四聚的繁體字是 "四聚"。
在古時候,漢字的字形和現代略有不同。四聚的古漢字寫法為 "四聚"。
1. 女兒會帶來四聚的歡樂:宴會、歡笑、歌舞和親人的團聚。
2. 學習的四聚包括閱讀、思考、實踐和讨論。
四合、四方、四季、四面等。
四集、四堆、四個聚在一起。
分散、分開、解散、散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