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祭玉的意思、祭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祭玉的解釋

祭祀時所用之玉。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四:“前代禮神,有祭玉、燔玉二品。”《資治通鑒·後周世宗顯德四年》:“庚午,詔有司更造祭器、祭玉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祭玉”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祭玉”指古代祭祀活動中使用的玉器,是禮器的一種。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通靈之物,具有溝通天地、敬奉神靈的象征意義。

二、曆史背景與用途

  1. 祭祀功能
    據宋代龐元英《文昌雜錄》記載,前代禮神分為祭玉(祭祀時陳設的玉器)和燔玉(祭祀後焚燒的玉器)兩種。《資治通鑒》也提到後周世宗曾下令更造祭玉等禮器,說明其在國家祭祀中的重要性。

  2. 形制與規範
    古代祭玉需按禮制制作,如《周禮》記載的“六器”(璧、琮、圭、璋、琥、璜),不同形制對應祭祀不同神靈或自然力量。

三、延伸含義

部分文獻(如)提到“祭玉”作為成語使用,表達對珍貴事物的崇敬。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現代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四、文化價值

玉器作為祭祀載體,體現了中國古代“以玉事神”的信仰體系,是研究禮制文化和玉器史的重要實物證據。

網絡擴展解釋二

祭玉

祭玉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祭”表示向神靈或祖先祭祀,而“玉”指的是一種美麗、貴重的石頭。

部首和筆畫

“祭”字的部首是“礻”,總筆畫數為5;“玉”字的部首是“王”,總筆畫數為5。

來源

《祭玉》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小雅·北山》篇,意指對玉石進行祭祀。在古代,玉被看作貴族和統治者的象征,人們常常用玉石來祭祀神靈或祖先,以表示敬意。

繁體

繁體中文中,《祭玉》的寫法為「祭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祭玉》的寫法略有不同。例如在篆書中,“祭”字的寫法為「示」+「士」,而“玉”字的寫法為「玉」的上面畫一個小“丂”字。

例句

1. 每年農曆七月,我們家都會舉行祭玉儀式,以表達對祖先的尊敬。

2. 清代皇帝會定期親自主持祭玉儀式,祈求國泰民安。

組詞

祭祖、祭神、玉器、祭拜

近義詞

祭奠、供奉、祭祀

反義詞

神仙、生活、日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